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 通讯员 武晟华 郑超)9月11日,记者从云南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云南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聚焦道路运输监管核心任务,以“提升执法效能、护航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创新执法方式、优化监管模式,为全省交通运输市场秩序稳定与民生出行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织密运输安全防护网
针对道路运输市场突出风险,云南交通执法部门持续强化重点领域整治,保持违法打击高压态势。今年1-8月,全省累计检查道路运输车辆45.12万辆次,查处违章案件30359起、非法营运车辆4308辆;“两客一危一网一货”专项治理排查隐患3026个(含重大隐患22个),整改率超93%,高风险企业存量下降92.14%,相关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15.85%、16.9%。其中,文山州查办全省首例“百吨王”货车危险作业罪案件,推动“行刑衔接”,有效震慑超限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
在新业态监管方面,省级网约车监管平台试运行后,创新将巡游车订单数据纳入合规率计算,全省网约车双合规订单率达68.3%;指导“滴滴出行”在15个州(市)落地线下公司并获许可,推动出台《云南省网约车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完善行业长效机制。同时,深化跨部门、跨区域协作,与公安、文旅等部门共享非法营运数据、联合约谈企业,参与旅游市场整治“百日行动”;推进中老国际道路运输合作,对10户国际运输企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服务对外开放大局。
打造精准执法新场景
以智慧化手段破解执法痛点,云南交通执法部门构建“科技+执法”新模式。公路路政领域,整合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移动执法终端,打造“一体化+智慧执法”平台,通过线上巡查实时发现路面异常、公路建筑控制区违法活动,形成“线上发现—线下处置”快速响应机制,强化路产路权保护。
超限治理方面,昆明支队在G213策磨线晋宁治超站布设不停车称重检测设备,创新“固定检测站+不停车称重+流动执法”闭环模式,90%以上合法车辆无需进站,每年可节约通行时间4000余小时、减少油耗2400升,兼顾效率与环保。执法办案环节,各地支队推出“微创新”:临沧支队利用“XML映射”功能实现案件文书一键同步,曲靖支队通过“移动执法”APP简化案件流程,玉溪支队以“一个平台、一张表格、一幅地图”动态监管风险隐患,有效解放执法人力,提升办案效率。
优化营商环境促发展
为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云南交通执法部门严格落实涉企检查规范,系统梳理14项行政检查事项,明确依据、主体与频次,今年4-7月,全省交通执法涉企案件、涉企检查分别同比减少5%、11.81%。同时,深化“区块链+行政执法和监督”平台应用,推广“入企扫码”模式,实现执法全链条可追溯;联合多部门开展“一次进场、全项检查”,如质监支队对勐打、功小等高速项目开展“一站式”综合检查,较分项检查节省三分之二时间。
在教育引导方面,推行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送”,对失信企业开展预警约谈与行政指导,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制度,引导企业从“被动受罚”转向“主动合规”。此外,创新“交通+文旅”“交通+安全”服务模式,在景区、交通要道设立服务站提供法律咨询,推动执法从“被动监管”向“主动服务”转变,让刚性执法兼具民生温度。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