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云南时讯

云南师宗:热果产业“电”力十足

发布时间:2025-09-12 22:10:05

在云桂交界之处,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高良壮族苗族瑶族乡凭借独特气候和区位优势,孕育出一片“热带果园”。这里沃柑、脐橙、砂糖橘连绵成带,百香果飘香,3.75万亩热果年产值达1.5亿元,其中精品百香果更是跨越千里,走俏上海市场。

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以“获得电力”全国标杆创建为契机,在崇山峻岭间架起产业发展的“动脉”。“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1025万元完善电网:新建35千伏变电站1座,改造、新建10千伏及以下线路近30千米,实现3条10千伏线路“手拉手”供电,辖区变压器从311台增至332台,变电容量新增1150千伏安。

“每月每亩电费500多元,但能多赚1.5万元,值!”在新安村李文启的800亩百香果基地,丰收季的忙碌里满是喜悦。今年基地预计产果800多吨,眼下虽只采摘30吨,上海客商的600吨预购订单已稳稳在手,年产值将超700万元。

谁能想到,这让果农笑开颜的百香果,2022年才在高良乡试种。短短3年,它从“新宠儿”长成了产业“新秀”:2023年产值200多万元,带动16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超1万元;2024年产出鲜果30万公斤,产值达260万元;今年更获460万元沪滇资金支持,规划建设600亩配套项目,能惠及99户脱贫户43人,人均月务工收入能有3000元。

“百香果金贵,离了电可不行。”李文启指着基地说,在2月至6月生长关键期,每2至3天要浇一次水、10天施一次肥,300多米外舍里河的水泵每天得转十几个小时,3个2000立方米储水池始终“满水待命”。如今,他更忙着筹备10月开工的50亩大棚,不仅要靠电力温控让百香果早熟3个月,还计划装光照设备——冬春每晚补光5—6小时,让每一颗百香果都能“晒足太阳”。

同样享受到电力红利的,还有南岩村果农郎万千。他的60亩芒果园里,单个芒果最重达2公斤,天津、浙江的订单接连不断,今年预计收入6万元。

“要不是供电所帮忙,芒果长不了这么好!”郎万千记得,今年7月,正是芒果需水的关键期。郎万千刚引进了新品种,需水量比以前多了一倍,旧的浇灌系统根本不够用。他抱着试试的心态把用电申请递到供电所,没想到第二天,电力工人就扛着工具上门勘察。5天后,150米长的400伏线路就架进了果园,清泉顺着电驱水管流进芒果林,“看着水浇到树根下,我心里才踏实。”

新安村果农宋在明的700亩沃柑、桔橙、砂糖橘郁郁葱葱,其中100亩已进入盛果期,每年能带来120多万元纯收入。“以前最愁浇水,现在有了电,啥都不用怕。”宋在明指着园区里的变压器,“供电所帮我装了4台,总容量910千伏安,700多亩果园的水肥‘管够管足’!”

没了灌溉的后顾之忧,宋在明又办起裕康农业开发公司,为其他果农提供清洗、分拣、冷藏服务,从清洗机到冷藏库,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得电。“这些年电力从没掉过链子,我才能放心帮乡亲们把果子卖得更远。”

在曲靖市,像郎万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2025年以来,曲靖供电局聚焦“优服务、提效能、抓保供”,以稳定可靠电力供应赋能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严格落实160千瓦及以下业扩延伸投资政策,为24738户用户节约用电成本8697万元,平均办电时长减至2.43个工作日。

从百香果的“沪上行”到芒果的“全国订”,从单户果园的丰收到万亩产业带的崛起,电力正化作高良乡的“动力源”,把山洼里的“甜蜜事业”推向更大市场。今年上半年,曲靖市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42亿元,同比增长66.7%;农业用电量2.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

当清甜的果香飘进上海的商超,当果农的钱包一年比一年鼓,这方山水间的“电力赋能记”,还在续写新的篇章。

云南网通讯员 杜明彦 冯楚棋 何明蔚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