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西中部的苍山洱海之间,“唰唰唰”的刨花声阵阵回响,这里是素有“木雕之乡”之称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窗扇上鸟儿振翅欲飞、屏风上梅兰竹菊四季常在、飞檐上云卷云舒……在剑川木雕匠人的手下,木头上生出了万物。
剑川木雕历史悠久。根据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唐代时剑川木匠就承担了南诏五华楼木雕构件的制作。清代的《滇南新语》中也留下了“滇之七十余县及邻滇之川黔桂等省,善规矩斧凿者,随地皆剑民也”的记述,可见当时剑川木雕木匠之众多,流传之普遍。至今,剑川木雕已有千年历史,2011年,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剑川木雕是一种木雕工艺品手法,主要用于建筑物装饰,以浮雕为多,现又发展出各式各样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木雕工艺品。其题材广泛,涵盖了植物、动物、人物、几何等纹样。
传统的剑川木雕主要选用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硬木。一块好的木头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剑川木雕技艺融入了书画艺术和石雕技艺,无需描金彩绘,原木本色即可一展万物生机与风采。
行至有“木雕之乡”之称的剑川县,素雅古朴的白族建筑间,飞檐斗拱诉说着剑川木雕的历史与故事。走进剑川天艺园木雕传承馆,建于清代、“四合五天井”的传统白族民居建筑现在已成了木雕博物馆,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将剑川木雕的魅力展露无遗。
一笔一画、一锯一斧、一刨一凿……木匠师傅正在工作区中聚精会神地画稿、雕刻、修光、装饰、打磨、组装木雕工艺品,花鸟虫鱼、梅兰竹菊……在木匠师傅的手下随意嬉戏,自由生长。
若是不满足于旁观,在木雕体验馆内游客还可以参与制作实木果盘,在每一下雕琢、打磨中,触摸记录在木头纹理中的千年时光。
漫步剑川,不经意间就会与某一间民居窗棂、门板上的飘荡的云纹擦肩而过,路旁的木雕店中,木质的动物们邀请游人同乐……剑川木雕用精湛的技艺暂停时间,用木头定格万物生灵。旅居于此,不妨放慢脚步,用相机记录飞檐翘角上的祥云瑞兽,用手感受木头的纹路。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