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云南时讯

沪滇协作结硕果:临翔博尚蟹肥虾壮促增收

发布时间:2025-11-04 20:25:32

眼下,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的瀛尚水产养殖基地生机盎然。318亩养殖池内,大闸蟹迎来丰收旺季,农户正在捕捞分拣;育苗车间里,自主培育的澳洲淡水蓝 龙虾苗长势喜人,已陆续投放养殖池。作为沪滇协作的标杆项目,这片“水上田园”用“一池碧水”,让边疆农户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刚捕捞的大闸蟹,个大体肥、膏满黄足,肉质紧实鲜甜,每斤售价80至90元仍供不应求,线下订单早已爆满。为拓宽销路、让更多人尝到滇西鲜味,基地同步开通线上直播间,实时展示蟹品品质,网友可一键下单,新鲜大闸蟹经全程冷链速运直达餐桌,这份好品质,离不开上海崇明区的“精准帮扶”,从引进优质“崇明一号”蟹苗,到沪滇协作专家手把手传授生态养殖技术,沪滇协作让“江南蟹”在滇西大地稳稳扎了根。

“以前在家种油菜,一年到头忙下来才挣几千块钱;现在在基地喂虾喂蟹,一个月能拿3000多块,日子踏实多了!”说起现在的工作,基地员工张良丽满脸笑意。

像张良丽这样的农户,在瀛尚水产基地还有不少,自基地运营以来,已累计提供40多人次务工岗位,让“挣钱顾家两不误”从愿望变成了生活常态。

不仅如此,基地还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引周边农户参与: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基地,既能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有劳动能力的还能到基地务工,实现“一份土地两份收益”,年均综合增收超3万元。

除了大闸蟹丰收,今年5月,基地还传来重磅喜讯,首批自主培育的澳洲淡水蓝龙虾苗成功投放,这是临沧市首次实现该品种“本土育苗”,填补了市内名特优水产品种的空白。

“培育过程可没少走弯路,澳洲淡水蓝龙虾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水温必须控制在22℃—28℃,一旦温度波动,虾苗死亡率就会大幅上升。一开始车间恒温设备跟不上,温度忽高忽低,不少虾苗没撑过来;加上我们在防疫技术上有欠缺,前期损失不小。”基地销售负责人阮正露说,“关键时刻,沪滇协作临沧负责人及时伸出援手,不仅帮扶基地改造升级恒温设备,确保水温稳定,还派专家现场教学,指导工作人员用微生物调节水质、科学预防病害。经过反复试验,今年基地终于成功孵化出3万多尾澳洲淡水蓝龙虾苗,现在看着池塘里游来游去的小蓝龙,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从“订单爆满”的大闸蟹,到“自主繁育”的龙虾苗,再到“线上热销”的直播带货,瀛尚水产的蓬勃发展,正是沪滇协作的生动缩影。未来,这里还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至418亩,升级直播带货矩阵,让更多边疆农户共享“水美鱼肥”的增收红利,让沪滇协作的硕果在乡村振兴路上愈发丰硕。

云南网记者 李春林 通讯员 杨滢铢 陈欣蕊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