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云南时讯

全长24.8公里,渝昆高铁第一长隧右线贯通

发布时间:2025-11-06 18:13:49

云南网讯(记者 胡晓蓉 通讯员 胡国英)11月6日上午,经过1460多天的昼夜奋战,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渝昆高铁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彝良隧道右线安全贯通,这座深藏于乌蒙山腹地的超级工程隧道右线的贯通,为全隧贯通以及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渝昆高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彝良隧道位于昭通市境内,跨越盐津和彝良两县交界,全长24.8公里,最大埋深达920米,采用双洞单线的设计形式。所谓双洞单线,就是一座隧道“一分为二”,化作两个相邻且独立的隧道,分别为左线和右线,此次贯通的隧道为右线。作为目前我国在建设计时速最高、里程最长的高铁分修隧道,其建设意义重大、备受瞩目。该隧道由中国铁建大桥局、中铁五局分别负责进口段和出口段施工任务。

中国铁建大桥局渝昆高铁项目部经理饶胜斌介绍,此次隧道右线的贯通,精准探明了地质情况,同时极大地改善了隧道的通风和排水条件,有效减少了地质风险的叠加影响,将大幅提升后续施工的安全性与作业效率,为全隧按期贯通提供了保障。

彝良隧道所处的乌蒙山脉核心区,素有“地质博物馆”的美誉,然而这背后却是建设者们面临的巨大挑战。这里四周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地质构造错综复杂,高地温、涌水、突泥、软岩大变形、高地应力、岩爆等复杂地质环境如同一个个“拦路虎”,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被列为I级高风险隧道。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建设团队全程运用超前地质钻探与地质雷达联合探测技术,精准研判围岩类别、围岩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地下水状态,实现风险早预警、隐患早治理。除了复杂地质带来的挑战,隧道高地温也是施工过程中的一大“烤”验。

“隧道洞内年平均温度高达40℃,掌子面最高温度达46℃,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作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中国铁建大桥局渝昆高铁项目部现场负责人张涛说,为了破解高温难题,建设团队采用‘冰块制冷、接力通风、自动喷淋降尘’等措施,将作业面温度从46℃降至32℃左右,有效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和隧道的有序掘进。

从重庆到昆明,渝昆高铁正在加速延伸。截至目前,渝昆高铁云南境内隧道已贯通47座,隧道贯通已超85%。渝昆高铁云南段全面进入冲刺阶段,每天投入1.4万余名施工人员,1500余台大型机械设备,全力推进重难点项目建设,路基土石方工程已完成99.5%,桥隧施工完成97.5%。

渝昆高铁全长约700公里,其中云南段长388.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云南省内首条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重庆到昆明的行车时间将大幅压缩,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