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云南时讯

新数据 新看点|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25-11-07 22:06:39

今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积极推动林草资源的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着力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前三季度,全省完成营造林129.58万亩,竹材采伐4412.62万根,木材采伐720.19万立方米;橡胶产量32.33万吨,松脂产量同比增长6.95万吨。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为云南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云南是全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根据国家组织开展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成果,云南省森林覆盖率已达57.87%,森林面积3.33亿亩,森林蓄积量23.74亿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26.81亿立方米。立足雄厚的资源基础,省林草局先后出台《云南省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实施办法》《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进一步促进森林资源增长、提高森林生态质量、改善林区发展条件、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激活了林地的经营潜能,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为进一步提高林下经济效益、壮大市场主体,省林草局通过组织开展全省林下经济可利用林地资源摸底调查,落实可充分利用和限制利用的林地面积共计3.1亿亩,并落实到具体地块,进一步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与此同时,通过举办政企圆桌会、融资对接活动和上门“问诊巡诊”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壮大经营主体,并深化省、州、县三级联动招商,推动产销对接。截至目前,全省林下经济相关企业已达1965户,其中包括4家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55家省级龙头企业,55个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在政策保障和政府服务的支持下,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林下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弥兴镇国家储备林基地,3000亩湿加松林下套种200亩食用玫瑰与2800亩菊花,“树上储木材、树下生金银”,打造出花木共生的立体生态经济模式,带动群众稳步增收;普洱市依托第二届普洱亚太林业论坛,深化林产精深加工、林业碳汇、森林康养等领域合作,吸引亚太地区21个经济体代表参加,进一步提升了云南林业的国际影响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通过建设天然橡胶高产示范园、加快有机茶园推广,全州前三季度干胶产量达24.89万吨,同比增长6.3%;干毛茶产量达5.97万吨,同比增长6.1%……放眼全省,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正推动林下经济由“资源型”向“效益型”“生态型”转变。

“我们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持续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林下产业成为真正的惠民产业。”云南省林草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通过加强资源供给、整合支持政策、抓好主体培育、强化利益联结等举措,不断提高林草产业的总产值,助力实现资源增长、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有机统一。

云南网记者 王璐瑶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