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云南时讯

【云新发布】“三端”协同发力 玉溪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质效提升、群众持续增收

发布时间:2025-11-18 18:15:25

11月17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玉溪专场发布会在昆明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玉溪聚焦生产、加工、销售“三端”协同发力,有效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质效提升、群众持续增收。2024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4.7亿元,较2020年增长2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671元,年均增长7.3%。

生产端方面,在“做精上”下功夫

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以“粮、烟、菜、果、花、药、菌、畜”为重点的“1+7+N”农业产业发展体系。2024年,蔬菜产量343.3万吨、排全省第4位;鲜切花产量28.5亿枝、排全省第2位;水果产量175.9万吨、排全省第2位。建立统一标准,坚持“统一种植规划、统一种源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加工收购、统一品牌运营、统一管理服务”等六个“统一”的农产品全流程管控机制,持续打造“第一车间”。2025年,收购烟叶160.4万担,均价34.67元/公斤,烟叶税收达到6.12亿元,“云烟之乡”核心地位持续巩固。建好高标准农田,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模式,分区分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55.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160万亩、6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广水肥一体化、喷滴灌及现代温室等先进模式,植保无人机、山地轨道运输、自动采摘等农机农艺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累计建成设施农业63.6万亩,较2020年增长59.7%。

加工端方面,在“做强上”下功夫

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联动、家庭农场支撑、小农户参与”的多元化培育机制,全力推动农业经营主体量质齐升。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农业企业1.16万户、较2020年增长240%;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39户,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7户、排全省第3位。产地初加工扩面提质,持续扩大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覆盖面,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215间,库容达126.5万立方米,蔬菜、水果、花卉主产区基本实现采后商品化加工处理。精深加工延链补链强链,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校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加工产品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比如,猫哆哩集团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团队合作,成功从酸角果核中提取罗望子多糖,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多个领域。202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151亿元,产加比达2.8:1,居全省第3位。

销售端方面,在“做优上”下功夫

实施“玉字号”品牌创建行动,聚力打造“玉字号”特色产业品牌,“褚橙”冰糖橙、“云秀”鲜切花等9个产品获云南绿色食品“10大名品”称号;华宁柑橘、元江芒果入选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实施农业开放提升行动,成功发送中老铁路农产品国际冷链货运专列,蔬菜鲜花公铁联运出口实现零的突破。2025年1-8月,境内铁路货运到发累计981.92万吨、同比增长7.4%;全市农产品出口额8.38亿元、同比增长3.4%。我市蔬菜出口专业型示范基地成为第一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实施农产品销售拓展行动,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抓手,全力构建线上线下协同体系,2025年1-8月,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25.33亿元,同比增长37.56%。华宁县农村电商示范创新案例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入选2025年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案例集。

云南网记者 段芃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