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宗产业园区的生产车间里,生产线高速运转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园区输电线路上,智能断路器实时监测着电网状态,一旦出现故障便能毫秒级隔离——这生机勃勃的发展图景背后,离不开南方电网云南曲靖师宗供电局的硬核守护。通过精准电力服务、智能电网升级、高效改造赋能,师宗电力为园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让地方经济在高质量赛道上稳健提速。
精准破局:带电作业为企业“续航”
近日,一场“无声”的电力升级悄然完成:师宗供电局采用带电作业方式,顺利拆除云南伟弘机电有限公司10千伏小黑坡线柱上断路器,并将电源精准接入新建电缆分接箱。改造后,企业三台变压器实现灵活切换与协同运行,成功增容2000千伏安,总容量达4200千伏安。
“这次改造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更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云南伟弘机电有限公司负责人望着车间里忙碌的设备,满心感慨。
作为园区重点企业,伟弘机电自2020年投产以来,业务规模持续扩张,2025年新建2号生产厂房后,急需新增2000千伏安变压器以满足产能需求。供电局闻需而动,量身定制方案,全程“零停电”施工,确保生产一刻未停。
电网升级:织就稳定可靠“电力安全网”
云南师宗产业园区2024年成功创建省级绿美园区,在全省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中位列第14位、全市第4位,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强劲电能供应的坚实支撑。
此前,园区大同片区部分区域仅依赖两条10千伏线路供电,一旦其中一条故障,另一条极易因负荷过载影响企业生产,供电可靠性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痛点”。
为破解这一难题,师宗供电局持续加大园区电网投入。2024年,10千伏小黑坡线顺利投运,与原有线路形成“三条线路、三个电源点”的高效联络格局,三条线路互为备用、协同发力,彻底扭转了供电紧张的局面。
“就算一条线路检修或故障,其他线路能立刻接力供电,企业生产完全不受影响。”师宗供电局建设管理中心工程管理专责谢滇介绍。
“十四五”期间,师宗供电局累计投入270.56万元,为园区新建1条、延伸1条10千伏线路。如今,园区已形成10条10千伏线路、总长285.96千米的供电网络,33台智能断路器遍布线路节点。这些智能设备不仅能快速隔离故障,还能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通过线路间的灵活联络实现快速倒供电,让园区供电可靠性迈上新台阶。
电力赋能: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一先进生产力质态,恰恰在师宗的实践中得到了印证:在企业服务端,师宗供电局通过精准电力供应与改造,助力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针对园区企业的生产特点,提供定制化供电方案,用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精密加工、智能生产等环节高效运转,推动企业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在电网建设端,不断提升线路智能化水平,引入智能监测、快速故障隔离等技术,以高技术电网支撑高技术产业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今日的师宗产业园区,生机勃发:企业如雨后春笋,产线昼夜不息,产品远销海内外。而在这片热土之下,一条条银线纵横交错,一座座智能设备默默守护,编织成一张韧性十足的电力网络。
征程万里风正劲。在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师宗电力将持续发力,让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引擎”更加强劲,推动园区经济迈向更具活力与竞争力的崭新未来。
云南网通讯员 王瑛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