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云南时讯

从“纸上指南”到“服务实体” 云南大学探索“应急+多语”服务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1-21 19:30:04

云南网讯(记者 龙彦)近日,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译盾”创业团队师生一行赴云南威盾应急救援训练中心,开展“应急+多语”为主题的沉浸式实践拓展活动。活动中,团队正式发布《东南亚应急管理规范与实务指南》1.0多语言译本,标志着云南大学在探索“应急语言服务”这一交叉领域、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上,迈出了从“纸上指南”到“服务实体”的关键一步。

此次活动是云南大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活动议程设计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涵盖五大核心环节,在“应急救援与应急语言服务”知识分享中,专业老师系统阐述了“应急救援”“应急语言”及面向南亚东南亚特性的“应急语言服务”等关键概念,指出该交叉领域正成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职业新蓝海。结合大一年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求,学生代表对行业优秀教练进行了职业访谈,在真实场景中深化了职业认知。

据悉,活动中发布的《东南亚应急管理规范与实务指南》是国内应急机构首次针对东南亚区域特点和风险类型推出的综合性指南。该《指南》由云南大学“译盾”团队翻译为中文、英语、越南语、柬埔寨语、泰语、法语6种语言,旨在打破跨国应急协作中的语言壁垒。该《指南》全篇约1.5万字,具备高度的专业性和实操性。内容涵盖宏观应急体系、个人急救、灾害生存三个核心维度。在成果量化方面,团队建立了包含1000余条专业术语的多语言平行对照词库,其中涵盖逾50个核心概念、组织体系和操作技术,为跨国应急协作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同时,针对地震、海啸、洪涝、登革热、食物中毒等8大类东南亚高频风险,提供了11套以上标准化、分步式的行动清单(SOP),极大增强了《指南》在东南亚地区的普及价值。

在实训环节,威盾应急救援中心的教官们结合国际救援经历,强调了精准沟通在跨境救援中的关键作用。云南大学师生亲身体验了基础应急救援活动,并动手学习了应急止血、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教官们还为同学们演示了火灾救援、突击救援等专业科目,精湛的技能获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真正实现了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的有效衔接。云南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应急+多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战演练,也是云南大学立足地方实际、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探索,为提升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应急语言服务软实力、保障区域内人员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