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化艺术

地方戏剧荟萃

发布时间:2011-07-26 10:37:13

  浙江的戏剧艺术底蕴丰厚,渊远流长,既是中国古老南戏的诞生地,又是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故乡。目前,全省拥有越剧、婺剧、绍剧、昆剧、京剧、甬剧、姚剧、瓯剧、新昌调腔、睦剧、宁海平调、杭剧、话剧等剧种的专业表演团体80余个,专业演出场所97家。年演出场次1.8万次,年观众量达1700万人次。一批剧(节)目和演员在全国多项评选中获奖,其中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8个,文化部"文华奖"14个,广电部"飞天奖"12个,中国剧协"梅花奖"15位16人次。昆剧《十五贯》、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越剧《胭脂》、甬剧《两兄弟》等剧目及舞蹈《采茶舞》、民间舞《百叶龙》等曾在全国引起较大的反响。全省各剧种,积极开展创新,推出新人新作,涌现了越剧《西厢记》、《五女拜寿》、《汉宫怨》、《陆游与唐琬》、《红丝错》、《金凤与银燕》、《西施断缆》、《梨花情》、《孔乙己》、《荆钗记》和绍剧《大禹治水》、婺剧《昆仑女》、舞剧《阿姐鼓》等一批优秀作品以及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等一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型剧团。浙江艺术的教育层次得到提升。以浙江艺术学校和浙江电影学校为主体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已进入实质性的筹建阶段。

越  剧

  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 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

  1910年小歌班进入杭州,1917年到达上海,1920年起,演出用丝弦伴奏,因板胡定弦1-5两音,称〔正宫调〕。20年代初,剧种被称为"绍兴文戏"。1923年7月,在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女班。1925年坤伶施银花在琴师王春荣的合作下,产生了6 3定弦的〔四工调〕,成为绍兴文戏时期的主腔。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这时期,除男班、女班外,还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称"改良文戏"。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是被称为越剧四大名旦的"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为竺素娥、屠杏花、李艳芳;青年演员如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等,都已崭露头角。主要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

  1942年10月,袁雪芬吸收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对越剧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革,被称为"新越剧"。编导有于吟、韩义、蓝流、白涛、肖章、吕仲、南薇、徐进等。1944年9月起,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大戏院进行改革。此后,上海的主要越剧团都走上改革之路。

  "新越剧"重要标志之一,是编演新剧目,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幕表制。内容大都是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1946年5月,雪声剧团首次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搬上戏曲舞台,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46年9月,周恩来副主席到上海,在看了雪声剧团演出后,指示地下党要做好戏曲界的工作。此后,地下党派了党员钱英郁、刘厚生、李之华及党的外围组织成员吴琛等,到越剧界担任编导。在1946年袁雪芬被流氓抛粪事件中,1947年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及为筱丹桂申冤的斗争中,进步文艺界、新闻界都给予了支持。

  "新越剧"在实践中扩大了表现内容,原来较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已不能适应。1943年11月袁雪芬演《香妃》时,1945年1月范瑞娟演《梁祝哀史》时,都在琴师周宝财的合作下,分别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皆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流派唱腔。

  40年代的越剧改革,建立起正规的编、导、演、音、美高度综合的艺术机制。越剧观众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除原来的家庭妇女外,还吸引来大批工厂女工和女中学生。上海解放前夕,从事"新越剧"的几个主要剧团如"雪声"、"东山"、"玉兰"、"云华"、"少壮",都受到中国共产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拥有大量观众。

  建国初,为扩大越剧的表演手段,适应时代的需要。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和浙江的越剧团进行了男女合演的实验,创作演出了《风雪摆渡》、《未婚妻》、《斗诗亭》、《争儿记》、《山花烂漫》、《十一郎》等剧。从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创作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优秀剧目蜚声大江南北。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等被搬上银幕。从50年代初起,相继有一批越剧团从浙江、上海走向各地。到60年代初,越剧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

  一些五六十年代已成名的演员如陆锦花、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毕春芳等,艺术上继续提高,风格更加鲜明,继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之后,形成新的流派唱腔。

  80年代中期起,越剧界陆续试行了体制方面的改革。上海、浙江和江苏大力培养新一代青年演员。赵志刚、钱惠丽、方亚芬、陈颖、韩婷婷、单仰萍、章瑞虹、王志萍、茅威涛、董柯娣、何赛飞、方雪雯、陶琪等新秀,已蜚声海内外。

  

婺  剧

  婺剧,俗称金华戏,是浙江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婺剧集乱弹、徽戏、高腔、滩簧、时调和昆腔等多种声腔,因以乱弹为主腔,故属于乱弹场腔体系。民间亦叫"品玉班"或"群玉班",1950年正名为婺剧。主要流行于金华、衢州、严州(建德)、处州(丽水)地区和台州的部分县市,以及江西的东北部、安徽的南部和福建北部一带。婺剧的声腔源于明代的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和昆由腔,是一百年前"花(部)雅(部)"交融流变的结果。

  婺剧中的高腔有西安高腔、西吴高腔、侯阳高腔三种。西安高腔形成于衢州一带,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这种高腔唱时以鼓为节,有人帮腔,就是古代杂剧的"一唱众和,锣鼓帮附"的遗风,较为古朴。西吴高腔盛行于金华一带,因数次在金华西吴村开设科班而得名。腔调较为流畅委婉。侯阳高腔,起于东阳义乌一带,其唱腔比前两种更豪放。但它的音乐和呐喊式的烘托,略具喧噪。义乌是戚继光募兵的基地,戚家军中为行军助威,常有高腔配唢呐为乐,声威并震。因此侯阳唱腔历来为三腔之最,至令义乌高腔亦作为婺剧多声腔中的重要声腔之一。

  婺剧中的乱弹,可分为浦江乱弹、东阳乱弹、金华乱弹、处州乱弹。乱弹是唱腔流丽婉转,擅长抒情。乱弹的基本腔调,亦以[三五七]为主,[芦花调]和[拨子]也常采用。

  婺剧中的昆腔、是昆由腔流传在金华的支脉,人称"金昆",由于常年在由乡郊野演出,为适应空旷草台的露天演出,金昆的声调比较高扬,又被称为"草昆"。婺剧中的昆腔,重在做功与开打,武戏较多,如《刀会》、《水擒庞德》、《悟空借扇》和失传已久的《赵匡胤雪夜访赵普》等。

   婺剧中的徽戏自安徽徽州一带流入,并在金华扎根开花,较完整地保留了徽戏的原貌。徽戏以历史传奇为主,即南戏中"铁马金戈"的传统。与绍剧高腔部分的剧目相通。唱腔可分为"徽乱"和"皮黄"两类。今天研究徽戏,婺剧为之提供了重要的音乐和声腔史料。

   婺剧中的滩簧戏原为坐唱曲艺,是清代嘉庆以后在苏南形成而流入金华一带之后的衍变。其剧目大多出自昆腔戏脚本,亦有江浙一带的乱弹和花鼓类的剧目,内容以市民生活为主。

   婺剧的时调戏,以反映近代人生活为主,是清代以后各个时期的时行小戏的统称。

   婺剧的六种声腔,尽管曲调不一,但演唱方法上却有共同之处。演员一般都采用真假嗓相结合的唱法。颇具特色的有两种:一是老生的"高云滚翻腔",二是大花脸的"水底滚翻腔"。婺剧的打击乐也别具一格,采用大锣、大铙、大鼓,且有"先锋"(长号)、胡笳等特殊乐器,演奏时气势十分雄浑,表现力极为丰富。

   婺剧班社过去因其兼唱的声腔不同,分为徽班、乱弹班、高腔班三种,亦有兼有几种声腔的,如三合班(亦称品玉班)、二合半班和群玉班(即五种声腔并存的)。三合班兼唱高腔、乱弹;群玉班由三合班演变而来,兼唱高腔、乱弹、徽戏,亦捎带滩簧或昆腔。在婺剧中,昆腔单独组班的很少,因为草昆后来只有温州和武义、宜平等地别行设班,而与婺剧分家。乱弹班艺人多浦江籍,除演"本工戏"外,也兼演部分徽戏。所以,婺剧中以浦江乱弹、义乌高腔、兰溪滩簧和龙游时调最为出名。

   婺剧长期以来均由男演员扮演。1935年后,受京剧髦儿戏影响,微班先后办了民生等五个女子科班,其他班社也纷纷效仿,随团带女徒。

   婺剧的角色行当分老生、老外、副末、小生、大花面(净)、二花面(副)、小花面(丑)、四花面(武净)、花旦、作旦、正旦、老旦、武小旦、三梁旦、(第三位花旦)、杂(扮演神仙、老虎、狗,由管"三箱"的兼)共十五行。名演员有江和义、徐东福、周越先、徐汝英、周越桂、徐锡贵、王金龙、叶阿苟、郑兰香、葛素云、吴光煜等。

   婺剧的剧目取材范围很广,由于各种声腔不同的特点和特征,多有侧重。它既善于反映古代历史的政治和战争题材,亦善于表现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如《马陵道》、《漆匠嫁女》、《三请樊梨花》、《李密投唐》等。婺剧的剧目丰富多彩,据50年代初统计,能演出的大戏有390个,小戏400余个。婺剧在表演艺术上以鲜明生动与强烈粗犷相结合。不但保留了许多傀儡、傩舞、目莲戏等古老的表演动作和程式,且拥有变脸、耍珠、舞叉、窜火、窜梁、穿刀、十八吊等大量特技表演。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