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书讯

我们离真正崛起还有多远?——读《中国骄傲》后感

发布时间:2011-07-28 14:39:46

  在行进中回首,中国是喜欢怀旧的;在回首中行进,中国又是喜欢憧憬的。 

  如今中国的崛起令世人震惊,然而当我轻轻合上这本书时,心潮难平。这样的崛起是全方位的吗?经济上的崛起落在纸面上也只是一种数字计算而已。高速发展的经济既没有带来文化的复兴,也没有造就一种新的文化。相反,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加速度消失。难怪德国特里尔大学的文学院长、汉学家波尔教授曾经在北京多次郑重地说过:“你们中国有很好的道德资源,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有很多很好的做人的道理,可惜你们放弃了,没有用这些本土的文化资源教育后代,这是非常遗憾的!” 

  ——事实清醒地告诉我们:没有文化的崛起,国家的真正崛起就缺失最最宝贵的灵魂。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良传统的文明古国,灿烂夺目的文化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阶梯。在这样一个“诗的国度”里,我们的古人不仅留下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极有价值的文化成果,而且还以“四大发明”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历程。 

  姑且说一说起源于齐鲁大地的儒学。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及整个东亚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韩国的现代化程度较高,但韩国的现代化不是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而是在对传统文化尊重、继承和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韩国目前最著名的大学成均馆大学现在仍以儒家思想为宗旨,以仁义礼智为校训。每年韩国人还会按照传统方式到文庙去祭祀孔子,还有完全按照传统儒家教学方式授课的学院,讲授的主要课程就是《四书五经》。韩国还将儒家文化的精神通过电影、电视及各种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可以说,韩国是以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范例。 

  韩国成功地将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了现代生活中。新加坡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政府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的治国之道。吴作栋又提议把儒家东方价值观提升为国家意识,并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行动指南。 

  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经验告诉我们,实现现代化不必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相得益彰、并行不悖的。这些国家之所以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儒家传统文化中一部分价值观、伦理观已经积淀成为其民族的道德规范。 

  随着“中国文化年”的蓬勃开展,深厚凝重的东方中华文明和浪漫迷人的西方文化一次次热烈地握手。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国家的兴盛与民族文化的复兴是一体两面的事情。文化崛起也是外部世界认同中国的重要因素,其地位并不亚于经济上的崛起。 

  鲁迅先生曾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国家的骄傲,是民族的栋梁。正因为如此,优秀的民族文化从来都不应缺少引领时代的先锋,不应缺少创造历史的英雄,不应缺少无私奉献的楷模。经过时代的洗礼和我们“批判着地继承”,重教、敬业、乐群、和谐、互信、日新、进取的观念,无疑是经济起飞的文化资本。 

  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郑永年认为:只有当中国实现了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全面崛起之时,才算真正的崛起。到那时,中国才会成为一个具有软硬实力的真正的大国。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中国才会成为一个具有确定性的大国,成为全球秩序的稳定之源。 

  真正的崛起离我们还有多远?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