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台情缘

“航”行浙里·两岸共拍秀温州举行 十余名台湾青年“拜师”学艺

发布时间:2021-08-19 09:50:05

“航”行浙里·两岸共拍秀温州举行十余名台湾青年“拜师”学艺

    台湾青年在拍摄中。 王刚 摄

  中新网温州8月18日电(童笑雨)“专业的摄影技术我没学过,但是用相机记录两岸同心同源的故事,我觉得很有意义。”听完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萧云集的摄影课后,“筑梦温州”台湾青年联谊会总会长许晋铭说。

  8月18日,“航”行浙里·两岸共拍秀——温州站在浙江温州洞头举行。

  在两天的时间里,十余名台湾青年“拜师”媒体、高校和行业协会的摄影大咖,通过互动讲解、分组结对和外出采风等方式,学习无人机航拍、手机摄影和摄像技术。

老师在教授航拍技巧。 王刚 摄

老师在教授航拍技巧。 王刚 摄

  摄影是世界共通的无声语言,在同根同源的两岸更是如此。

  早在今年5月,“航”行浙里·两岸共拍秀首站就在浙江理工大学启动。在两天的活动中,来自媒体、高校和行业协会的摄影大咖与5名台湾青年结为师徒,进行针对性授课。

  时隔3个月,“航”行浙里·两岸共拍秀第二站在温州洞头启动。

  数百年来,一首“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的民谣传唱于海峡两岸。

  “百岛洞头,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一水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似、人缘相亲。2010年,洞头半屏山与高雄半屏山结为姊妹山,一首‘半屏山’的同心谣唱出了两地情谊。”温州市洞头区委副书记、区长郭云强如是道出洞头与台湾的不解之缘。

  据悉,作为闽南文化和瓯越文化交汇地,洞头海岛上五分之三的居民操闽南方言。台湾诗人余光中曾游览洞头,并盛赞“洞天福地,从此开头”。

  根据日程安排,在未来的两天时间里,摄影家将为台湾青年授课,并前往七彩洞头村、半屏山、洞头半屏金岙同心村及东海贝雕博物馆进行采风和拍摄。

  来自台湾高雄的许晋铭在大陆待了7年,如今是温州大学法学院的一名教师。听闻此次活动,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他看来,这是深入了解温州、了解浙江和大陆的一次机会。

  “肉眼看美景和用相机拍,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许晋铭说,因为有摄影大咖解惑,他明白了哪些场合适合用闪光灯,以及如何找到照片的黄金分割点。“感觉自己更专业了。”

活动现场。 王刚 摄

活动现场。 王刚 摄

  他希望用专业的摄影技术,拍下大陆的美景。许晋铭提到,自己的家乡高雄有座半屏山,洞头也有。“这是两岸同心同源的象征。如果用相机把这些记录下来,不是很有意义吗?”

  听完摄影大咖们的分享后,来自温州肯恩大学的台湾籍学生林钰婷也跃跃欲试。

  她希望除了美景,也能拍下大陆的人文特色,呈现两岸的融合之美。如她颇为期待的洞头半屏金岙同心村,就有很多台湾元素。“这也是我对两岸融合发展的一个期待,希望能用相机记录更多两岸‘同心’发展的故事。”

  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社委、中国新闻网浙江分网执行总裁汪恩民表示,这也是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发起该活动的初衷。

授牌仪式。 王刚 摄

授牌仪式。 王刚 摄

  作为“航”行浙里·两岸共拍秀的指导单位,他希望,能借助该活动,促进浙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浙台融合发展。“影像能更好地辅助记录历史、传承文化。”

  他说,希望此次活动在丰富两岸文化交流“素材库”的同时,也能扩大两岸文化交流的“覆盖面”,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通过图片、视频,为影像人及其作品创造出更多的共享、展示和传播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西湖国际影像联盟研学基地”授牌仪式,温州肯恩大学是基地被授予单位。接下来,该联盟将充分发动温州肯恩大学新青年力量,让他们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图片、短视频、纪录片等新影像的方式,以世界共通的语言,向海内外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据悉,此次活动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指导,由西湖国际影像联盟、温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共温州市洞头区委、温州市洞头区人民政府主办。(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