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俗

天长民间风俗

发布时间:2021-09-07 06:34:34

一、生产类

  1、农业

  敬牛栏和喂牛饭东南乡及北乡老港一带农户,旧时除夕敬牛栏,并喂牛一碗饭。边喂边说:“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归你一碗饭;用力拉,带劲挣,明年帮我苦个粮满囤。”

  敬土地年初一凌晨,农户以“三牲”(猪头、公鸡、鲤鱼)供品争先敬土地神(土谷神),祭祀后,携回供品全家共食。此俗“文化大革命”期间绝迹,近年有所抬头。

  请茅七姑娘正月十五,农妇在茅坑旁敬香祷告:“请茅七姑娘(有的称灰堆姑娘或紫姑)上来看灯”,然后在篾畚斗边上插根银针,两人抬进屋,覆下悬空,下撒青灰,针在灰上转动,以所画笔数,预卜人事年景。此俗建国后已少见。

  开秧门和吃了秧酒每年第一次栽秧谓之“开秧门”,主人办酒招待帮忙的和雇工,意在提高工效,不误季节。插完秧,留两撮秧苗,一撮摆在牛汪里,一撮甩上屋顶,以测年景(秧根朝下,预示丰年,反之荒歉)。然后吃“了秧酒”,以示庆贺。农业合作化后,此俗一度消亡。近年来,栽秧时相互请工较多,吃“了秧酒”之风复盛。

  号子、秧歌旧时农民在劳作时有“打号子”、“打咧咧”、唱秧歌等习俗,用以振奋精神。挑粮担土时盛行打号子,语言通俗俏皮,富有气势和韵味。耕田耙地时多在清晨和黄昏,一人劳作,以“打咧咧”消除寂寞。“打咧咧”无词,反复哼出一种高昂、明快、悠扬的音调。插秧时妇女喜唱秧歌,亦称“打秧号子”。众人领唱“过门”(格登哉、格登哉……),一人唱歌词,隔趟相和,此落彼起,情趣盎然。

  锣鼓车县内提水旧用水车。车水活重,由壮劳力分两班轮流踩,边踩边敲锣鼓,有“风点头”、“急急风”、“叠宝塔”等曲牌,有的还伴唱锣鼓调。建国后,水车渐少,此俗日稀。

  敬场头和吃糍粑旧时农户秋收打第一个场时,以“三牲”祭场神,祈祷“打盛场”。麦了场清,则以糯米饭搓成团子,滚上炒熟的芝麻,俗称“滚蛋团子”,雇工吃后即离开,建国后此俗消亡。

  做青苗会和牛栏会此俗久远,以自然村集资请“香火子”做青苗会,祈祷丰收。为了耕牛膘肥力壮,养牛户联合做牛栏会。建国后此俗已绝。

  2、工商

  祭祖师 瓦匠祖师张班,木匠祖师鲁班,相传张班是鲁班的师兄,故本县瓦木匠同时操作时,瓦工居先。建国前,县城瓦木匠于农历(下同)七月二十一日(张鲁二班得道日)齐集财神庙设神位祭祀,仪式隆重。民国18(1929)财神庙被毁,祭祀遂止。每逢建房上梁,造船上大腊、头板、打排斧、闭龙口、竖大桅等关键工序,亦要择吉日在工地举行祭祀仪式。

  铁、铜、银、锡、冶诸匠信奉李老君。城乡铁匠每年二月十五、五月初五、八月二十五面对大炉祭祀;其他各匠则在四月二十和六月二十日。抗日战争时期,手工业凋蔽,此俗消失。理发俗称“飘行”,崇奉罗祖。每年七月十三罗祖诞辰日按资排辈,轮流集会奉祀,吹拉弹唱,尽情欢乐,故本县理发工人大多擅长管弦乐器。建国后,祭祀已绝。

  收徒各匠收徒均取“投师纸”。铁匠满师需办“谢师酒”,否则不退“投师纸”。无“投师纸”徒弟不管在谁家铁铺,都享受不到“小货”(每件制成品的收入提成),同行也不承认他是师傅。建国后,此俗不复存在。

  敬玄坛和接财神旧例商家每年正月初二,祭祀“招财进宝”的玄坛菩萨。新雇店员正式进店吃“玄坛酒”。初五凌晨接财神,祭祀十分虔诚。最后燃放长鞭,俗称“财神鞭”。

  开市建国前,商店春节期间一般不营业。正月初五后的第一个集期叫“小开市”,第二个集期叫“大开市”,各商店争放鞭炮。这天,各行各业,挑贩行商都来赶集,名为“亮市”。一些大商店还设宴招待老主顾,以示招徕。抗日战争时期,此俗消亡。

  雇、退店员新雇店员一般在正月初二进店。此后店主每月初二、十六中午加几个荤菜,改善伙食叫“牙招”,又称“打牙祭”。如辞退店员,则在除夕晚宴上请坐首席,亲斟一杯酒,说几句客气话。席散,被辞店员卷铺盖离店。

  3、船渔民

  船民、渔民生产、生活向无保障,多求助神灵。船民奉祀耿七公大王,渔民信奉金龙四大王。每年分别集资轮流请“香火子”做三天三夜的“大王会”,祈祷顺风顺水,多捕鱼,人口平安。他们平时衣食不周,人称“船花子”、“水獭猫”。每次做会却倾囊竭力,俗说“尽家冲”。生病一般不请医生,听凭神汉巫婆求神摆布。建国后,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船、渔民生产、生活都有了保障,迷信活动逐渐消亡。

 

 

二、生活类

  1、饮食

  主食本县以食米为主,食面次之,家境贫困者间以山芋、大麦仁等为食。荒歉年月多以蔬菜、豆饼、野菜煮饭熬粥充饥。午收时,城乡贫困之家以新麦磨水糊,俗称“连麸倒”,熬粥或烙饼,直到早稻登场。

  餐次城乡均一日3餐,旧时一般两稀一干,近年城镇居民改早晚半稀半干,早晚餐稀粥、炒饭或佐以包子、油条、烧饼等。农民农忙时,早餐一般吃糯米饭、面疙瘩、汤元等。农忙季节及客人登门,上、下午各增加一顿,俗称早晚茶。

  菜肴天长地近扬州,菜肴具维扬风味,咸淡适宜,偏甜,考究色、香、味、型。城乡居民喜吃“上市鲜”,谚有“清明螺蛳端午虾,九月重阳蟹爬爬,七月半子鸡中秋鸭,五月黄鳝冬天鳖”。平时家常菜,荤素因家境而异,建国前后,一般以蔬菜居多,近年肉类和水产品逐渐成为家常菜肴。农村各家有菜园,瓜菜种类多,韭菜炒蛋,小蒜炖蛋,冬天的什锦菜(又名十香菜)等,颇具特色。藕夹子、八宝饭、狮子头、烩鱼羹、煮干丝为传统名菜,龙冈的溜鸡汤、铜城的樱桃肉、秦栏的卤鹅等,更是脍炙人口。冬天吃烩牛、羊肉取暖,已成习俗。

  天长人喜腌制家常小菜。春腌小蒜、蒜苗、蒜头、莴苣、雪里蕻、鸭蛋;夏天以黄豆、蚕豆等制酱,兼以酱黄瓜、烧瓜、刀豆等;小雪以后腌猪肉、牛肉、鸡、鸭、鹅、鱼等。

  宴客亲朋小聚,菜肴一般58样,品尝上市鲜,称为家常便饭。招待远客,酒菜从丰,并请有声望的人作陪。春节期间,互请春酒,联络友谊。近年城乡请客收礼之风盛行,寿诞、婚娶、生子、高考录取、参军、招工甚至上代冥寿也要请客。有请必送礼,礼品也日渐丰厚,成为一大负担。更有不少单位利用公款请客,成了“公害”,致有“玩在苏杭,吃在天长”之说。

  旧时天长请客筵席分三等,上等8412碟带烧烤,俗称烤席。大多以第一碗主菜为名,如燕窝席、鱼翅席、蹄筋席。12碟包括4荤菜、4蜜饯、4水果;4小碗有象牙柱(蛇肉)、鸽蛋等;8大碗包括煨全鸡、全鸭、西米莲子等;烧烤:烤鸭、烤猪方或烤伢猪。中间上一两道点心。中等是鱼皮席或海参席,8碗、8碟,其中有不少是传统名菜。下等是8大碗,荤素各半。建国前,官绅富商多备上等筵席待客。中下等筵席在民间较普遍,花式品种有所不同。

  2、服饰

  衣着清末民初,衣着颜色以蓝黑为主。衣料有丝织和棉织两种,富者冬着皮衣。衣式:官绅长袍(),对襟马褂;劳动者多着短衫长裤;妇女上衣倒大袖,衣裤镶宽边,亦有穿长裙者。男子长衫和女子上装均为大襟式。裤子均为大裤腰。

  民国10年以后,妇女衣裤不镶边,长裙亦少。30年代,青年妇女一度流行精制旗袍,少数在外读书学生穿学生装和西服。建国初,除老年妇女穿有大扶上衣外,教师、干部、学生多着制服,盛行青年装、学生装、列宁装、中山装。颜色以蓝、黑、灰居多。青年人一度喜穿毛蓝裤,浅士林()衬衣。中老年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爱穿金丝蓝上衣。“文化大革命”期间,盛行草绿色军装。其后,棉绸、涤棉、涤卡、麦尔登等各种化纤、毛料服装渐次流行。80年代服装的款式、颜色、质地变化很大。青年男女中流行滑雪衫、羽绒衫、茄克衫、蝙蝠衫、牛仔裤、喇叭裤、健美裤等。质地有呢料、毛料、羽绒、化纤、针织等。青年妇女多穿各种颜色的短裙、连衣裙,呢制服、西装、羽绒服较盛行。

  鞋帽民国初年,官绅穿云字头双梁厚底靴。妇女穿后跟口沿有叶瓣的绣花鞋。城镇居民多穿元宝口和鸭舌布鞋。农民在劳作时穿草鞋或赤脚,冬穿蒲鞋、麻窝子,上街或串亲戚穿布鞋。工人多穿草编的凉趿子。30年代城镇居民雨雪天穿钉鞋、木屐,少数穿胶鞋。建国后仍以布鞋为主,穿球鞋、胶鞋及胶靴者日多。“文化大革命”期间盛行塑料凉鞋和军用“解放鞋”。70年代以后,多数农民有胶鞋、胶靴,男女各式皮鞋、凉鞋、球鞋在干部、教师和城乡中青年中日渐普及。80年代,流行各式旅游鞋。

  清末民初,男戴红顶瓜皮帽,少数戴毡质礼帽,中老年妇女戴勒子或包头,农村妇女喜扎黑布头巾。男孩戴和尚帽,女孩戴猫头风帽,夏秋季戴莲花帽箍子。农民多戴马虎帽。建国初,流行解放帽、新四军军帽、八角帽。男孩戴针织绒线帽。60年代以后,流行呢制解放帽、东北帽和棉军帽。80年代,戴鸭舌帽成为时尚。从50年代起,农村妇女流行扎三角巾,至今仍盛行。  发式民初,男子剪辫留长发,俗称“二刀毛”,后演变为分头、平顶。初生男婴留胎毛剪桃子头,亦有蓄发打辫子的,10岁生日这一天由舅舅将辫子剪掉。女孩梳“爬爬角”,成年梳独辫,额留“刘海箍”,嫁后去齐眉发梳髻。30年代以后,城乡妇女逐渐剪短发。80年代后,男女发型有很大变化,男青年多留长发,少数烫发,俗称“大包头”,中青年妇女流行烫发。

  装饰旧时妇女梳头喜用茶油、刨花水(梧桐树皮浸泡),扑粉敷脸,少数妇女淡施胭脂、描眉,入秋以风仙花汁染红指甲。农村妇女在绣白花的围裙上配以桃红色丝带;两端垂在腰际,直到50年代始消失。妇女戴首饰很普遍,质地有纯金、包金、镀金及银质。种类有耳圈、耳环、耳塞、耳坠、手镯、戒指、发簪、针等。农村妇女尤喜头上插牙拢或各式发夹。富家老年妇女的勒子上还镶嵌珍珠、玛瑙之类的珠饰。男孩“惯宝贝”戴银质手镯、脚铐、银锁、项圈等,少数戴金耳坠、穿鼻驹。此俗在建国后逐渐消失。

  “文化大革命”期间,上述首饰均视为“四旧”,除少数老年妇女发髻上银簪外,余均绝迹。男女老幼胸前多佩戴各式毛主席像章。80年代以来,金戒指、项链、旅游纪念章等较流行。

 

 

3、居住

  择地建房前,请阴阳先生定向看风水,期望丁财两旺。建房时如大门迎空旷地或迎别家山墙(名为暗木箭),就在门侧嵌一石块,镌刻“泰山石敢当”以避邪。地择好后,如一时不能动工,需于“冬至”后用长竹竿顶一个瓦罐子,挖几锹土,表示已动工,以后一切无忌。

  上梁上梁须选吉日,办上梁酒招待工匠。中梁上贴“上梁大吉”或“吉星高照”,披以红布。竖柱上贴红纸对联:“竖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薇星”。上梁忌说不吉利的话,故选在拂晓前进行,掌作师傅边上梁边说“喜话”,主家给糕、烟、喜钱,并敬神、放鞭炮。

  迁居新屋建成迁入居住,俗谓“进宅”,在新灶上做饭,名为“热锅”,需烧芝麻秸或豆秸,意为“节节高”,做菜必用鱼,意为“年年有鱼”。贺客赠喜联、贺礼,主家置酒招待。

  式样建房喜南向,朝阳,谚有“朝南砌上几间屋,子子孙孙多享福”。街面上的房屋则因地制宜。建国前,居室多平房,楼房极少。城镇喜单门独院,农村喜单庄独户,并有包庄园沟。地主庄园和一些官绅住宅,古朴典雅,十分考究。如本县老孙庄,前后6进,屋子240余间,砖木结构,扶梁扶柱,排疝板壁,天棚地板,门前有石鼓,屋后有花圃,为本县典型庄园,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焚毁。城市平房多碎砖砌墙,荒草盖顶,窗户狭小,阴暗潮湿,农村多土墙草顶,贫困户一家数口,蜷居一室,各式器具,杂乱堆放。淮北的流民多在城镇后街僻巷,搭棚安身,有的土坯垒墙,稻草糊顶,俗称“淮棚子”。

  建国以来,城乡住宅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特别是1978年以后,城镇居民新建砖木结构的瓦平房和楼房鳞次栉比,几无隙地。农村新建瓦房很普遍,楼房亦日见增多,居处前有场基、猪圈、厕所,后有树木竹园、菜圃园沟,十分幽静宽敞。茅草屋已少见。

  4、生活器具

  炊具 建国前天长居民生活燃料以柴草为主。厨房砌锅灶,另有碗橱、水缸、腌制家常小菜的缸、坛、罐等。50年代以后,城镇先后供应煤球,始有煤炉,80年代后,有些家庭用上煤气灶和电饭煲、电炒锅等炊具。50年代以前炊具多铁锅,70年代后,铝制品炊具逐渐普及。80年代后,由于电器用具增多,加之主要集镇用上自来水,厨房用具少而精,新建厨房面积在缩小。

  雨具建国前,城镇居民防雨多用油纸伞,60年代后,油纸伞渐少,多用油布伞,少数穿雨衣。70年代后,流行钢骨布伞、尼龙伞、折叠伞、塑料雨衣、雨披等。各种色彩的尼龙伞除防雨外,青年妇女还用来遮阳。以往农村防雨多用蓑衣斗笠,梅雨天插秧时披蓑衣、戴斗笠或背斗篷(以竹篾和芦苇叶编成,形似龟壳)80年代后,布伞、尼龙伞、塑料雨衣家家皆有。蓑衣、斗笠、斗篷基本绝迹。

  照明器具清末民初,农村和城镇居民多用灯草食用油照明,夜晚外出用灯笼。30年代,商店多用煤油灯、马灯,少数大商店和娱乐场所用汽油灯。建国后,煤油灯普及,手电筒渐多,城乡陆续用上了电灯。

  计时器具 建国前,少数官绅富商家有座钟,俗称“自鸣钟”,有怀表、手表者少见。建国初,市民家庭陆续备有双铃马蹄钟,商店、机关有挂钟。60年代后戴手表的渐多,以进口昂贵的为时尚。80年代以后,各种机械表、电子表几乎普及。

  家用交通工具农民进城,探亲访友多步行,少数骑驴。官绅外出坐轿或黄包车,商人坐船或骑驴骡,平民坐双座独轮车。30年代,自行车出现,70年代后自行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80年代,青年人及个体户逐渐置有摩托车。

  家具建国前,官绅富裕之家考究桌椅条台,红木床三道框架(俗称三道滴水),精雕细刻,富丽堂皇。城乡中等人家,多置对福柜(老爷柜)、大床、桌凳箱柜等,注重古朴,结实耐用。贫寒人家使用破旧木器,瓦盆泥罐。60年代后,流行三门橱、五斗橱等。70年代后期,家具样式不断更新,中式、捷克式、镜框式、组合式先后流行。折叠椅、沙发、茶几、席梦思渐次流行。

  5、保健

  天长人爱整洁。晨起必洒扫,早晚洗漱,定期洗澡、理发、换衣、晒衣被。因气候湿润,每年“梅雨”过后的农历六月初六,家家晒衣被(晒夏),以防霉变和病菌。

  旧时民间在缺医少药情况下,积累一套治病保健的“土方法”。妇女生孩子,喝艾水。产后虚弱的喝男孩小便(童便)。坐月子时避光、避风、静卧。为防隔乳,忌食动物肝和油渣子。产妇满月,用乌鱼水、风藤、野菊花煎水洗澡。身上碰伤出血,用白糖、香灰敷创面止血。烫伤用酱油涂创面,有些家庭自制烫伤药物,如“鸡蛋油”(蛋黄熬油),“老鼠油”(菜油浸泡乳鼠腐烂成油),颇有疗效。遇有中暑、休克的,用铜币在脊背上刮,谓之“刮痧”,可起到急救缓解作用。小孩如伤食消化不良,母亲用头发蘸唾液在孩子胃部揉抹。胃寒病者在“九天”用生姜、红枣、冰糖煨汤,谓之“姜枣汤”,长期服用。一些医治疑难杂症的偏方秘方,在民间世代相传,多有奇效。

 

 

 

三、丧喜事类

  

 

1、婚嫁

  旧时婚嫁,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造成许多婚姻悲剧。青年寡妇守节,未婚夫病危、新娘进门冲喜而守“望门寡”的现象甚多。官绅纳妾,收养童养媳,小男大女成亲等现象城乡皆有。建国后,上述习惯已根除。

  民国时期,定亲之前,请算命的“合婚”,如无冲克,即由男女双方家庭择日下聘,聘礼多为衣料、首饰或现金、食物等。定亲后,双方开始筹备,男家整修新房,购置礼品,女方则要准备衣物及新房内的家具,俗称“陪奁”,殷实人家还陪姑娘田产,名为“陪奁田”。男方定下迎娶日期,备红帖,俗称“鸳鸯扣”,将男方的生庚八字填上,并在扉页上写“苏才郭福”或“江山共老”上联,由媒人送至女家;女方也写上生庚八字,在扉页上对上“姬子彭年”或“日月同庚”下联,再由媒人送回,叫“传红”。亦有女方在“下小定”、“传红”时,趁机索要彩礼,双方讨价还价,媒人奔走调停的。

  迎娶之日,男方备花轿、鼓乐迎亲。花轿临门,新娘穿婆家衣服,须哭(哭嫁),否则于娘家不利。花轿抬走后,娘把姑娘的洗脸水泼向停轿处,并说:“嫁出门的姑娘泼出门的水”。

  花轿到门后,请夫妇双全、有儿孙的“福太太”(搀新的)扶入洞房将齐眉发梳上,用线绞去脸部汗毛,谓之“开脸”。穿戴凤冠霞帔、裙袄,再由“伴妈妈”搀出洞房与新郎并肩“拜堂”。接着“闹新房”,行“合卺礼”喝交杯酒。伴妈妈虚掩房门,照看一对花烛。次日看花烛燃的长短,男左女右,以测夫妇日后消长。

  迎娶前一天,男家办“暖房酒”请客。婚后当日办“拜堂酒”,新娘向长辈献茶、请教,长辈须给“见面礼”,新娘献鞋袜。接着请女方亲属赴宴,谓之“会新亲”。新娘偕新郎回娘家,谓之“回门”。路程近的,须在太阳落山之前返回婆家,进门时男前女后。

  建国后,婚娶程序逐步简化,有举行集体婚礼和旅行结婚的,但女方索要彩礼之风愈演愈烈。70年代后,除衣饰外,还须购置成套家具,且样式、件数越来越考究。80年代又增加收录机、彩电、冰箱、沙发、席梦思、金戒指、金项链等高档物品,男方家庭还要办酒请客。少则五六千元,多至上万元,成为家庭的一大负担,县城和大乡镇迎亲多用轿车。  本县回民婚俗较简约。媒人介绍,男女双方同意后下聘礼,数量不拘多寡。此后,双方选择“主麻日”(星期日)结婚。婚前一天,男方请阿訇“做知感”、吃油香(油饼)。阿訇念(古兰经)和祷词,亲友念祝贺词。结婚当天上午,由媒人带领新郎和两个姑娘到女家迎亲。女家招待中饭后,新郎跨马前行,新娘骑马随后,两个姑娘陪伴,媒人偕两个至亲送亲。民国时,仿汉民改乘轿子。

 

 

  新娘进门后,由搀新的引入洞房。这时,阿訇念结婚词;新娘念“打丹”(同意嫁给这个男子);新郎念“格布札克热丹”(同意承领这个女子)。阿訇为证婚人,并发给结婚证书。最后,向新郎新娘身上撒喜果――红枣、白果和染红的花生。婚礼结束。

  第二天,新娘家的哥哥或弟弟把新夫妇接去吃中饭,名为“回门饭”。

  2、丧葬

  旧时天长丧俗繁琐,铺张浪费。有的人在生前即准备“寿材”(棺材)、“寿衣”,人死后大操大办,不少殷实人家因操办丧葬而家道中落。

  人死,其子女需到亲戚家“报丧”。停尸分男左女右,死者手持柳枝穿的7个烧饼,名为“打狗饼子”,头前放一碗半熟的米饭,名“倒头饭”。头脚各点一盏油灯,焚烧纸轿、纸马。有来吊唁者,孝子均需跪迎。

  入殓封棺时,必请至亲到场,孝子备“插钉礼”叩请死者至亲敲“主钉”,名为“祭丁”。封殓后,以油泥做字,用孝子口气写明死者名讳和职衔,谓之“题壶”。棺柩停放中堂,并请阴阳先生画符和写“七单子”,以便按时祭奠。死者年满60岁的“七单子”正贴,否则斜贴。逢七期请僧道做斋,名为“礼七”,“六七”之日,由死者女儿或侄女、外甥女备饭菜祭奠,谓之“换饭”。“七”、“吃”谐音,意为让死者今后不少饭吃。

  丧家需置一长25厘米,宽5厘米的木质神主牌,俗称“亡人牌子”,上写死者名讳和生卒年月、以备后代查考。写牌时,将最后的主字写成王字,由孝子以朱、墨添点,谓之“点主”。

  谚有“入土为安”。停柩时间视棺材大小而定。择地后举行“发引”,俗称“出柩”或“出田”,丧仪力求隆重。死者晚辈执“引魂幡”前导,沿途撒花火名“买路钱”,挽幛列队后随,亲友戴白孝巾执绋扶棺,沿途有路祭者,孝子匍匐叩谢,棺柩由“抬重”(8)抬着在僧道鼓乐声中缓缓行进到墓地,掘坑谓之“穿井”。棺柩下葬后,送葬者需“兜土”盖棺。葬后回家,孝子兄弟并肩在大门口跨火入门,不得抢先。当日宴请亲友,名为“回红酒”。如分遗产或兄弟结算丧葬费用等,酒后请亲友解决。3日后,将坟墓加高增厚,加上坟顶,祭奠,是为“复三”。

  建国后,移风易俗,葬礼简化,封建迷信活动日少。1975年本县建成火葬场,举行追悼会,送花圈、挽联,与死者告别等多在殡仪馆进行。1976年至1978年火化人数逐年上升。1979年以后,土葬人数有所回升,大操大办者少,在农村,做斋礼七的旧俗时有发生。

  少数民族有其独特的丧葬习俗。回民去世后,家人将尸体洗净,缠以白布,装入活底棺木。开丧时,大门外悬布袋,供吊客资助,名为“助丧礼”。亲朋在3天内不吃丧家饭菜,相反还送饭菜给丧家,表示吊唁和团结。3天后,随意择地。埋的方向头北脚南,抽棺底,尸入坑即掩埋。葬后,丧家举行“吃油香”仪式,以示谢意。

  3、生育

  生养,尤其是生男孩或老年得子,向亲朋邻里散红蛋,359个不等。收到红蛋的人家则送老母鸡,或猪蹄子、烧饼、挂面等,叫“送汤”。孩子出生第三天,办酒招待亲友,为做“三朝”,自谦为“汤饼宴”,亲友给孩子的贺礼叫“洗儿钱”, 这天要敬“送子娘娘”,如生男孩,须祭祖先,庆贺有了香烟后代。小孩满月,剃胎毛,出生100天叫“过百路子”,1周年称“过周”,又叫“抓周”,一般都请客收礼。旧时有的人家多在这一天请“香火子”做“保子会”或“过关”,乞求消灾延寿。孩子10岁生日,亲朋也要庆贺。建国后,生孩子照例庆贺,但较以前简单,“送红蛋”,“送月子礼”等风俗仍流行。

  4、寿辰

  本县成人50岁方庆贺生日,有的宴客收礼,有的亲友团聚。60岁以后的整生日一次比一次隆重,庆贺一般逢九举行,如5969等,谓之“做九不做十”,取长久之意。寿辰的头一天吃“暖寿酒”,当天设寿堂,子女为老人蒸寿桃、寿糕,来贺的亲友送“寿幛”、寿联、寿糕等礼品,请吹手,放鞭炮送至寿堂,向“寿星”祝贺。一般招待面条,谓之“寿面”,富裕人家还特制寿碗、寿筷,分赠来客。至亲吃“寿星”碗里的面条,叫“讨寿”。

  建国后,农村、小集镇借祝寿之机,大肆请客收礼之风时断时续,县城多为亲朋欢聚,收礼者少。孤寡“五保”老人的寿辰,多由所在村或街道操办,为老人做新衣,买礼品,邻里、村民到“寿星”家欢聚,农村有的还放电影。

 

 

 

四、岁时类

  春节正月初一凌晨,各家放鞭炮,敬天地、家堂、祖宗。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早晨多吃汤元,或泡饭、糕点。农村凌晨敬土地。友人相遇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好”。初一至初三,不新烧饭菜,初四下河边淘米洗菜谓之“开生”。初一,不扫地倒水,不动剪刀针线,不能打碎东西,不准小孩讲不吉利的话。

  初二商店敬玄坛。中青年到岳父、娘舅、姑姨等长辈家拜年。初五为“财神日”,家家“接财神”,放鞭炮,商店还举行传统的敬财神仪式。

  春节期间,青少年喜欢“打钱堆子”,“滚铜下跪”。农村爱看戏,听说书,读唱本。玩麒麟、玩龙灯、拉洋片、捏糖人、卖各式玩具的走街串巷。城乡皆有借春节大搞赌博活动的。建国后,人民政府将春节定为法定假日。年前安排市场供应,救济军烈属、困难户,城乡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组织花担、花船、龙灯等传统文娱形式给五保户、军烈属拜年,机关单位举行团拜,看望退离休干部。电影院、剧团组织春节文化专场。儿童、老年人多在家看电视。

  元宵节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称“上元节”,又称“灯节”。元宵节吃元宵、赏灯成为传统习俗。十三为“试灯”,十五“正灯”,十八“落灯”。在食物上有“试灯元子落灯面”之俗。建国前,县城集镇每逢灯节,各家带着小孩和各式彩灯,齐集闹市,互相观赏,配以龙灯、花船等。1980年,天长县城举办首次“元宵灯会”,由文化部门和县直党委会负责筹办,各机关单位制作各式灯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白塔河水面燃放荷花灯,四乡八镇、外地游客赶来看灯,盛况空前,此后相沿不衰。

  清明节这天,各家门前插柳,妇女喜戴柳球,早晨吃烧饼,中午备菜饭祭祖先或去墓前祭扫。建国后,祭奠日少,多数修整墓地,上坟凭吊。机关学校,群众团体,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和烈士墓祭扫,敬献花圈,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阳节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俗称“端午”。吃粽子已成传统风俗。粽子有实心,有包馅,馅子有咸瘦肉、火腿、红枣等。各家门头插菖蒲、艾,悬挂钟馗像辟邪。儿童背艾叶虎,穿虎头鞋,围绣有“五毒”(蚊、蛇、蝎、壁虎、蜈蚣)的兜子,腕系彩线扣银铃索子,颈挂彩络咸鸭蛋。跳判(由人扮演判官)的挨门逐户舞跳。道士送“端午符”。

  正午时,合家聚餐“躲午”。饮“雄黄酒”时,将沉淀的雄黄在孩子额上画“王”字,耳朵、手臂也抹一些,意在驱避“五毒”。午后,本县曾有赛龙舟的习俗。

  中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农村谓之“鬼节”。这天和清明一样,须祭祖。旧时,县城和各大镇从这天起至七月底,群众集资,每晚在街道上请僧道做“盂兰会”,超度“孤魂野鬼”,夜间放荷花灯。此俗建国后消亡。

  中秋节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旅外的尽可能赶回来吃团圆酒。煨鸭子、煎藕夹是中秋节的传统菜肴。晚间,在室外设香案,供月宫嫦娥像,陈列月饼及鲜藕、菱角、鸡头苞(芡实)、毛栗、石榴、芋子、毛豆荚等。有的小孩点“月宫灯”、“走马灯”,并以瓦片垒“宝塔灯”。全家对月跪拜,谚有“在家不敬月,出门遭雨雪”。敬月后,分食月饼,如有人在外,即留一份或寄去,表示团圆。

  “文化大革命”后,敬月活动已少见。但亲友间互赠月饼、礼品的习俗仍流行。

  重阳节九月初九“重阳节”,简称“重阳”,古有佩茱萸登高的习俗。面饼店以?i米粉蒸方糕和捏成的小羊,并制彩纸三角旗子,名“重阳旗”。出售时,羊、旗、糕全套,供不应求。次日农民和菜农将旗插在田头、菜园,以驱逐鸟雀。此俗如今已少见。

  冬至俗称“过大冬”,农村正是农闲季节,故敬祖先的菜肴比清明、七月半要丰盛得多,往往忙到天黑才祭奠,故有“早清明,晚大冬”之说。

  腊八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本是寺庙礼佛之举,也是本县传统风俗。这种粥,考究的除糯米外,还加红黑枣、蜜枣、白果、莲子、芡实米、菱角、胡罗卜等。抗日战争前,北观尼姑将腊八粥挑到四门街上卖给小孩吃,经常供不应求。目前,少数家庭仍有吃“腊八”的习俗,花式不全,只是应景而已。

  送灶“文化大革命”前,天长多数人家供灶神,也称“灶老爷”。神像两边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联语。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为送灶日,即送灶神上天“汇报”。送灶前数日,尼姑庵向各家送灶疏,收者给钱。送灶时在灶神前供一碗糯米饭,上插蜜枣、红黑枣、桂圆、白果、花生、莲子等果品,名为“灶饭”。还供有灶糖(麦芽糖),意在将灶神嘴粘住,防止上天后乱说。敬神后,将纸印的灶神像烧掉。除夕,买新的灶神像贴上,是为“接灶”。“文化大革命”后,此俗消亡,吃糯米饭的习俗仍有。

  谚有“进了腊月门,年事忙煞人”,各家及早购买春节物品。送灶后,年事更加繁忙,各家掸尘,打扫室内外卫生,赶制新衣,穷人家亦缝补浣洗。洗澡、理发、蒸各式糕点,直至除夕。

  除夕农历年最后一天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月小二十九),家家忙贴春联,象征除旧更新。室内张贴年画,布置一新。除夕中午祭祖先,俗称“家祭”。旧时,各家有“神主龛子”,都敝开龛门,挂祖先遗像。“文化大革命”中,神主龛子,祖先遗像都被毁。目前,少数人家“家祭”仍在举行。

  旧时,“富人过年,穷人过关”。除夕,店主、地主、放高利贷者都提着灯笼,上门讨债逼租。穷人无力偿还就躲债。建国后,各级党政部门,都在除夕前几日看望军烈属、五保户、慰问驻军部队,给离退休干部送慰问品。生活困难的给予救济。

  除夕晚,全家团聚,饮酒吃年夜饭,俗称“吃守岁酒”。中上之家堆盘满桌,菜肴丰盛,饭要多煮,一般吃到年初四才“开生”。由于蒸有糕点、粉团、子孙饼子等,加之菜肴丰盛,故春节期间吃饭不多,俗称“年饱子”。现在城乡讲究新鲜饭菜,只有少数人家沿习旧俗。

  吃罢守岁酒,家庭主妇忙搓元宵。诸事停当,围炉“守岁”,讲故事、拉家常、吃煨好了的“长生果子”。从1982年起,几乎家家户户团聚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直到凌晨,鸣放鞭炮后睡觉,俗称“睡元宝觉”。醒后吃糕再说话,叫做“开口糕()”,取吉祥之意。

 

 

五、其他

  缠足旧时,除农村外,城镇平民尤其是官绅家的女儿长至六七岁时,就以长布条裹女孩脚趾为笋形,痛得女孩日夜啼哭,父母充耳不闻。谚有“要得小脚摇,眼泪哭得两大瓢”,可见缠足之惨。“五四”运动以后,提倡放足,妇女才获得身体和精神上的解放。

  赌博旧时,本县城乡赌博成风,纨裤子弟、流氓地痞和一班无业游民聚集赌窝,俾昼作夜地狂赌,不少人由此倾家荡产,为匪为娼,鬻女卖妻,或打架斗殴,肇成人命,扰乱社会治安。

  民国11(1922)县知事张铭按“清乡局”开列的名单抓赌罚款,但效果不大。此后赌风时衰时盛,迄难根绝。

  解放后,在人民政府宣传打击下赌风日敛。80年代后,由于经济条件好转,以致城乡赌博现象有所抬头,政府虽一再禁止,但收效不大。

  土娼本县无公开的“妓院”,旧时只有土娼。多数为生活所逼,也有少数好逸恶劳者甘愿做此卖笑生涯。民国以来,县城最多的土娼有40家左右,大都集中在北门县衙周围。建国后,少数土娼经政府收容教育后从良,参加劳动生产,此风遂绝。

  迎神赛会建国前,丰稔之年的第二年三月,县城和各大集镇借迎祀城隍,分别进行赛会。是日,百货云集,万人空巷,热闹非凡。县城“出会”是三月二十八日上午举行城隍向东岳“朝贺”仪式,下午迎祀三帝二神(东岳、都天、火星和瘟神、城隍),出巡四门,所谓“访察善恶,驱灾降祥”。赛会项目,大会有高肩、抬阁、龙灯等;小会有花船、舞判、蚌精等;杂会有提炉香、烧肉香、朝神凳等,迷信色彩浓厚,劳民伤财。民国18年进步青年打掉菩萨后,迎神之举随之消亡。

  觋巫觋,男巫,俗称“香火子”、“香童”,专以跳神、捉鬼、禳灾祈福为职业。为人做家谱会(保子会)、青苗会、牛栏会、大王会以及为菩萨的生日、消灾求雨等进行祭祀活动。巫,巫婆,俗称“仙姑老太”,装神弄鬼,设香堂子为人看病,以香灰冒充“仙丹”,毒害病人。“走阴差”的巫婆,诡称在阴司当差,愚惑一些妇女叩问上代在阴司情况。如说死者在阴间受什么罪,家人须花钱请巫婆设法“免罪”,以此骗取钱财。“关亡”的巫婆练就喉底腹部发音,诡称“灵口子”,带死者到阳间和家属对话。请“关亡”须在三天前说明要“关”什么人,巫婆派人了解这人家属情况,下差时,随机应变,骗人钱财。

  算命相面 瞎子算命,将年月日时配以天干地支,名为“生庚八字”,掐算五行生克,诡称犯某星宿,以代免灾骗钱。相面即“麻衣相”。以审视五官、气色、手纹、神态来“对症下药”。以模棱两可的语言如“父在母先亡”等话愚弄乡民。爱受恭维的就说好话,否则,危言耸听,花钱乞代免灾。

  拜神求签有的寺庙,设有“签筒”,内装竹签若干根,签上分别写上上、上、中、中平、下、下下6种编号。拜神后,双手捧签筒上下抖动,落下一根看是什么签什么号,查对“签簿”上某号载明的七言“签诗”,以问休咎,并以“诚则灵”掩盖其虚伪。

  黄雀?ヅ啤∈跽呋?12生肖,分上中下三等分别写36张纸上,各按吉凶编成七言韵语,装在牌形的套子里。先问对象的年龄,已知属什么,根据不同对象,用什么牌,在雀笼门口摊牌时,中指略勾某牌,或将套子的黑边上加一小白点,似米,黄雀聚精会神地看准,一开笼门,即将某牌叼出。倘有人代替摊牌,则黄雀略一瞻顾即进笼闭目。

  打时旧时,为寻人寻物或问行人归期等,就请人“打时”。其方法,打时人用左手除姆指、小指外的三指关节,代表大安、小吉、流连、速喜、赤口、空亡6个吉凶名字。根据来人所报时辰,按某月、某日、某时顺序排列至某一关节,以此卜吉凶。

滁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