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俗

滁州礼仪习俗

发布时间:2021-09-07 06:34:41
 

    一、宴请

  新中国建立前后,设宴请客的习俗变化不大,一般分中午、晚间两餐,中餐叫“面席”,晚餐为“正席”。农村的正席,多为8大碗,名曰“猪八样”,以猪肉为主;城镇正席有8碗4碟、8碗8碟和8碗12碟不等。亦有办“四六八”席者,即4盘、6碟、8大碗。80年代以后,城镇居民每逢喜庆酬客,菜肴更加讲究,多在饭店包席,每席多为10盘10碗;乡村农民宴客,上桌必以12碗为敬。宴席多为8人一席,以上座左角为首席,右角为二席。首席多请辈份高、年岁长的人就坐,贵客(如新女婿首次过门)也安排在首席。下方称下座,左右两边称东角、西角。如有6人进餐时,桌面不可坐成“乌龟席”(即南北各1人、东西各2人,或东西各1人、南北各2人)。席上的菜碗摆法均有规矩(即碗碟以横竖成方阵,忌乱置)。席间举杯人依席次敬酒一圈,称为“打通关”。每碰杯,必要“喝二”(2小杯)。尔后划拳、打杠子、猜火柴棒、锤打剪子包(或剪子石头布)等行令,以助酒兴。吃饭时作兴“卡饭”,待客人不备时将饭扣入其碗中,客人必得吃下,吃不完,则用衣袋(荷包)、帽子兜走。否则,视为对主人不敬。

  二、婚嫁
  旧式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男婚女嫁,悉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经媒人说定,双方即行订亲礼,就算是把婚姻定下来了。其程序如下:

  送庚帖由媒人将女方“年庚八字”(出生年、月、日、时)送交男方家,男方家将所送“年庚八字”放在祖宗牌位前的香炉下压着,通常经过10天“天合”后,再请算命先生“命会”,生辰若无“冲克”,媒人就互通双方愿结百年之好。俗称“合八字”。

  纳采男女家双方同意择一“吉日”,由男方家备聘礼(鸡鸭鱼肉、糕点、茶叶和4对或8对布料)请媒人连同庚帖送交女方家,为“下礼”,又称“下茶礼”。女方家至亲来“捧场”,男方家还要包份茶礼(小茶壶和茶叶)给女方至亲。当日,女方家备礼品回赠,作为正式订婚礼仪,又称为“回好”。

  通信届嫁娶之年,男方家将择定好的结婚日期,托媒人带着备好的礼物通知女家。女方家则将成婚必需衣服、首饰等(俗称“彩礼”)开出清单,交给男家预备,于婚期前送交女方家备用。

  结婚出嫁的姑娘,要在婚期前10天“扣饭”(减饭量)。临嫁前几天,女家将陪嫁妆奁送往男方家,以便布置新房。婚前一天,舅舅来贺喜,要升号放炮(鞭炮)。迎娶之日,男方家备花轿,雇乐队,带礼品,由全福小孩压轿,到女方家接新娘。其赠礼中必有满坛酒和连条肉,酒为“丢娘酒”、肉为“离娘肉”。新娘黛眉粉妆、头蒙红盖头。出门时脚不能履地,须由其兄或弟背上花轿。新娘离家时必哭一场,称为“哭喜”,俗云:可以弃苦就乐。起轿时,娘家向轿底下泼一盆水,意为“嫁出门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路上,鼓乐齐鸣。轿至,男家大门紧闭不开,谓之“抑性子”。顷刻开门,迎新娘下轿。接轿妇人用捎袋(即红布袋或麻袋)两条在地下轮流翻转铺地作毯,新娘由伴娘牵引着走于红布袋上,传袋人边轮传边诵贺喜词,如“捎袋传口袋,一袋传百代……”,谓之可以传宗接代(袋、代谐音)。“拜堂”时,先拜天地,次拜高堂(父母),再夫妻对拜,继而向亲友长辈行礼。致贺的女客,皆致送“拜金”(塞红包)。进入洞房,由新郎揭去新娘头上红盖头,同吃洞房饭,喝交杯酒,为“做富贵”。至晚,众人“闹洞房”。“闹洞房”三天不分大小(即不问辈份高低、年龄大小),青年人随意出嬉弄性难题,摆布新娘,逗引哄笑。洞房内的被单、箱子、抽屉里摆有花生、红枣、桂圆,意为早生贵子。

  20年代后,婚俗渐趋文明,城里新娘喜欢坐黄包车,农村新娘有的坐轿,有的坐马车、骑驴。在少数青年知识分子中流行自由恋爱,文明结婚。结婚时邀请地方知名人士为证婚人,双方家长为主婚人,媒人为介绍人。拟定婚礼程序,司仪人按程序进行。新郎着西装或中山装,头戴礼帽;新娘头上披纱,身穿旗袍,胸前佩红花。新郎、新娘并肩而立,向主宾脱帽鞠躬。礼成后,散发喜糖、喜烟,宴请亲朋。闹洞房基本依旧。

  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结婚习俗。如:孩时,由父母作主定下婚事,待成年时再圆房,称为“箩窝亲”;未出生时,便由男、女两家父母定下亲事,为“指腹为婚”;父或母去世,儿子媳妇戴孝在灵前拜堂成婚,谓之“红白”喜事同办;贫穷人家女儿互换,称之“换亲”;男方生病卧床,提前将女方娶回,以图吉利,称之“冲喜”。

  回门结婚三天回门,夫妻二人携礼偕行回到女方娘家。也有少数人家当日结婚,当日回门,叫做“连亲会”。回门之次日,又同至女家,名为“复门”,女方均须以盛筵招待,并请人作陪。

  会亲婚后约10日,或4日、6日、8日,男方家长须柬请女方父母及其舅父母、姑父母、姨父母等亲戚宴会,表示互相认亲行走。各亲戚于次年农历正月半前,亦席请新夫妇答礼。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颁布《婚姻法》,提倡婚姻自主,恋爱自由,严禁包办、买卖婚姻;宣传婚事新办、废除旧风陋俗。城乡男女青年双方结识,迨两厢情愿,到人民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后,方为合法婚姻。婚事多简化,迎亲、回门以步行代替花轿,择吉日不凭八字推算,而只选双日或节日。部分青年男女更除旧习,女方不要彩礼,男到女家落户,举行旅行结婚或参加由单位组织集体婚礼。80年代起,婚事大操大办风有所抬头。娶亲要过“五关”,即买衣服关(看家前预先要替女方买套衣服)、看家关(设宴招待、下聘金)、人情关(逢年过节送节礼,平日女方家繁重活要帮忙出力)、家具关(组合式家俱,另加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等大件)、新房关(新盖房3间,独立门户)。迎娶时,男方家庭要办筵席,部分人家还要借用轿车迎送。媳妇娶进家门,花费少则上千元,多至上万元。

  回族婚嫁。旧时,回、汉族不可通婚。新中国建立后,各民族男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由恋爱结婚。婚礼中不拜天地,仅在吉日晚上请阿訇来念经,称念“依扎布”,现在已不多见。

三、生育

  催生妇女在分娩第一胎前一个月,其娘家要送箩窝子(摇篮)、帐子、包被子和婴儿的衣服,称为“催生礼”。同时要请女儿回家吃催生饭。

  坐月子当婴儿呱呱堕地时,丈夫随即设香案,向祖先报喜,并陈列万年青、吉祥草、红鸡蛋、算盘等叩拜。婴儿出生后3天内,向外婆家报喜,送红鸡蛋,生男送单、生女送双。3天后,有“洗三”(一名洗儿)仪式。多以艾叶、菖蒲等草药煎汤为孩子沐浴,边洗边念祝辞,以驱浊避邪。孩子生下10天,外婆家要送“粥米”,有红糖、鸡蛋、馓子、挂面、猪蹄子、老母鸡等。

  满月婴儿到满月这一天要剃头。男孩在头顶留小撮胎发,剃成“桃子头”,女孩则在后脑勺留一块胎发,剃成“米囤”。剃下的胎毛,缝到孩子的衣服上,意为压邪。男家要请女家和送粥米的亲友吃饭,叫“做满月”。被请的亲友要送婴儿鞋帽。娘家要请女儿回娘家吃满月饭。

  百岁和抓周孩子百天时,称为“百岁”。亲朋聚会,赠礼相贺。多赠预祝“长命富贵”的锁、项圈、手镯、脚镯等,据说以此能使孩子外邪不入,易于健康成长。有的孩子认干爹(义父)多在此日。干爹多认刘、陈、赵姓人,其意在留住、存住、罩住,以取吉利。干爹在是日送来“万宝全书”张挂。

  孩子一周岁时,请外公外婆来“抓周”。其时,备办筵席,招待亲友诸贺客。“抓周”仪式为:焚香、点烛,男孩在桌上陈列笔、书、算盘、葱等物,女孩在桌上放胭脂、花粉、剪子、尺子等物,让孩子抓取,以预测孩子的志向与前途。如:抓到书,就表明孩子以后会念书;抓到算盘,就表明孩子以后会做生意;抓到葱,就说是孩子长大聪明。

  四、祝寿

  旧俗,人生十年为秩。孩子“过10岁”时为初秩。孩子10岁生日这天,把孩子的辫子剃去,接受亲友赠送的鞋帽及衣料,并设宴酬谢。个别人家在妇女怀孕时曾在庙里许过愿,则在此日以整猪整羊去庙中还愿,敬香拜佛。

  此后,逢20、30、40、50岁只做整生日,小宴亲友。60、70岁以后为大寿,庆寿形式较隆重了。庆寿要提前一年举行,叫做“晋九”、或叫“庆九”。富家庆寿,亲戚得按亲疏、辈份送寿匾、寿对、寿幛、寿屏、寿星或福禄寿三星(一般是瓷的)、寿桃(面制的)、寿面、寿糕等寿礼。做寿家在头天晚上即布置好寿堂,至亲好友先来庆拜,谓之“暖寿”。第二天是正期,亲友都来拜寿,留吃寿面,并设正式酒席款待。庆寿后,主家要回赠送礼者寿碗一对(细瓷饭碗,上写“年月日和××老先生或××老孺人×十大庆”以及堂名等字样)。

  新中国建立后,做寿者寿仪简化。一般由小辈赠送生日蛋糕、寿面作为寿礼,也有送寿联、寿匾的,或拍“合家欢”照片,留作纪念。

  五、丧葬

  旧时,长辈殁后,子孙要向亲友报丧,发讣告,俗称“报老”。要将死者洗抹干净,换穿寿(老)衣,移卧正厅堂屋草铺上,名为“下地单”。在死者头前,放一碗清水,称为“喝迷魂汤”;脚后摆一盏素油灯、一碗饭,称作“长明灯”、“倒头饭”;口中置一枚铜钱,为“含口钱”;手中捏一块面粉做成的银元,意为下地狱打狗的“买路钱”;脸上用黄裱纸复盖,称“蒙脸纸”。铺前放一瓦盆,专供烧纸之用,叫“老盆”。凡后辈皆穿孝,子戴白帽,穿白袍、白鞋;女、媳顶白巾,穿白衣白鞋。亲友吊唁,孝子以哭泣相迎送,并为死者“坐夜”守灵。

  入殓时,先行奠酒仪式,至亲三拜(跪)九叩首。用水给死者擦脸,称“开光”,与亲人见面后“瞑口”,放入棺内。在死者头、脚下搁土包和石灰包(一岁一包),两侧放入死者生前喜用之物(金银首饰、烟具等)作殉葬品。围柩转三圈,在亲人哭泣中盖棺。

  境内向以入土为安。有7天或3天下葬,穷人家也有当日下葬的。坟地选择,富贫迥异,富家请堪舆择地卜葬,贫者则随遇而葬。出殡前,棺盖“磕钉”,长子跪棺前,主钉由死者长辈或娘家人磕。柩头系红布条,以示吉利。

    开吊发引(出棺)时,棺前放“铭旌”(俗称“招魂幡”),铭旌前放供桌,两旁挂祭幛、挽联,放置冥器(纸扎的生活用具)。吊丧人在供桌前行礼,子孙跪哭。隆重者,大摆丧仪。棺起时把老盆摔破。长子持招魂幡,孝子持哭丧棒开道,次为抬有纸扎的童男童女和冥器,管乐和锣鼓乐队吹吹打打,僧人和神主轿紧接其后,亲友执绋扶柩。抬棺有16人,上覆棺罩及木制龙头、凤尾、太平床、松圈等物。一路撒冥币,爆竹连天,意为给死者“送盘缠”。沿途亲戚“路祭”(家门前供公鸡、鲤鱼、猪头三牲),孝子须叩首致谢。抬棺快到墓地时疾跑,称“发龙”。棺材落地后,抽“龙杠”(抬棺竖木)猛跑,杠夫接受死者家属“发龙糕”。长者铲土撒在棺上,随后鸣炮填土,烧掉“冥器”,唯留“招魂幡”、“哭丧棒”插在坟上。送殡人返回死者家中时,进大门前要跨火而过,喝“回丧茶”,吃“回丧饭”,以图吉利。年过花甲人去世,吊丧人还可以带走少量碗盏,名曰“偷寿”。

   死者安葬后,家人至坟上,连送三天火(用草把扎成,一岁一把),为死者“送灯”。第三天,要填土“圆坟”,谓之“复三”。由堪舆先生掐算出死者阴魂回家日期,家人在死者躺的地方铺地单,铺前铺一层草灰,门大开,家人守夜,等待死者灵魂回家,讨取眼光,直至鸡鸣,视灰上痕迹以卜吉凶,叫做“回煞”。富裕人家还要举行题主和家祭仪式,请地方有名望的人为亡者题字立牌位,请和尚、道士来家念经,超度亡灵。也有“除灵”的,请纸扎匠扎灵屋烧给死者。在亡后的49天里,每隔7天祭祀一次,其中“六七”时,要为亡者供三牲礼。当年每至节日都要去坟上祭奠,以后则于清明、十月朝去祭扫。

  死者若为老人,儿女要戴孝三年。头一年穿白鞋,第二、三年穿灰鞋。春节不能贴红对联,头年为蓝(灰)色,次年为黄色,第三年方能复为红色。

  新中国建立后,殡葬旧俗渐渐革除,仪式简化,黑纱代替孝服,花圈取代招魂幡。

  1971年县殡仪馆建成,县直机关干部杨友昌为第一个实行火葬者。其后,火葬在城内与城郊逐渐推广。农村虽仍为土葬,但丧葬旧习多数已被革除。进入80年代,一些旧俗又渐渐恢复。

  回族俗土葬。死者称“亡人”。安葬之日,需为亡人沐浴,男洗男、女洗女。沐浴放于“水流子”里,先洗面部,次洗手,再两足,为小净;然后用温水冲洗全身,再以碱水或清水冲洗,为大净。沐浴后,经擦净,用香片(樟脑等)、冰片等撒遍全身,再穿(包裹裸尸)白布(成年男子3件,大卧单长1丈,内衣长尺许;女5件,即外加围胸和腰裙,戴盖头。未成年男、女酌减)。送葬者站立默祷为亡人祈福,忌放声大哭。礼毕,将亡人放入棺罩(称“经匣”,由底、帮、盖3件组成,公用,可分解搬运,组合使用),从速土葬;若有特殊原因,灵柩在家停放也不能超过3天。入葬不看风水,不用陪葬物,亡人必须身接土壤。坟为长方形,南北洞坑,四周用砖石或木材做壁。亡人入墓一律头北脚南面西,采用“榻布”放入墓坑,坟外用土筑成长方平顶形。

  祭祀有7天、40天、百天,逢冥忌或逝世周年特别是逢十、廿、卅周年要隆重纪念。祭祀需做小净,请阿訇走坟、念经。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尊重回族习俗。1978年后,恢复了由“文化大革命”废止的土葬,并拨出专款购买优质杉木,制棺罩5套,分放在滁城、乌衣、曲亭乡大柳、黄峰岭及章广镇下高等处清真寺,供回民安葬亡人使用。1986年滁州市在筹建滁州陵园时,专门划出一面山坡作为回民墓地。

  六、交际

  称谓旧时称呼有书面和口头之分,书面称呼繁琐。近房在称谓前加“家”字,去世后在称谓前加“先”字;远房称谓前加“族”字,亲友称谓前加“令”字;姻亲称谓前加“姻”字;世谊者称“仁兄(弟)”;社会称男长者为“老先生”,称女长者“老太太”。新中国建立后,仅有部分旧称呼还在婚寿葬礼仪上使用。现在农村多称祖父为“爹爹”,祖母为“奶奶”,父亲为“大大”,也有人称父亲为“爷”、“爹”或“伯”。长辈对晚辈,不直接呼其名,多呼儿子、女儿。城镇称祖父母为爹爹奶奶,称父母为爸爸妈妈。无亲友关系者一般称同志、师傅,或称大伯、大妈、叔、伯、兄、弟、姐、妹。

  礼节清代,下级接待上级,百姓进见官员均行跪拜礼。熟人路遇,拱手或作揖致意。辛亥革命后,禁行跪拜礼,实行鞠躬或握手礼。但民间礼仪场合如晚辈给长辈拜年,或吊唁、求神拜佛等仍行跪拜礼。新中国建立后,见面盛行握手、鞠躬、点头示意。逢来客须央客先行,主人随后或牵手并行,按辈份长幼宾主落座。主人递烟送茶,客人拿烟接杯,主客均起立用双手,茶必原沏,称“色茶”,不放佐物,称“清茶”;留餐则备酒肴。客辞,主人随行送出门外,道别“再见,慢慢走”。现时许多繁文缛节淡化,但上述礼节仍继续沿袭。尊师敬长、尊老爱幼,为普遍之风尚。

滁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