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俗

洪山戏

发布时间:2021-09-07 06:34:34

    洪山戏是流行于来安、天长一带的地方小戏,因其源于民间香火会的敬神唱念祷告及神书的演唱,故也称“香火戏”。又因演唱风格高亢嘹亮,有别于俗称“小开口”的花鼓戏,故又称“大开口”。

    洪山戏名称的由来众说不一,艺人中有三种传说:其一,洪山戏鼻祖张允豪(何时代人不详)是天长、六合、仪征两省三县交界之横山人氏,因此称“横山戏”。当地语言横、洪二音相似,转称“洪山戏”。其二,清代太平军曾在横山打过仗,占领南京后,天王洪秀全曾命该剧种赴天京(即南京)演出,为纪念洪秀全而命名为“洪山戏”。其三,有一戏班首领姓洪,洪山戏系由洪家传承,加上戏中服饰多用红衫,取其谐音,所以叫“洪山戏”。以上三种说法皆无文字资料可考,一般认为第一种说法较为可信。

    洪山戏的起源与民间香火会有密切关系。洪山香火会一直保持着古代傩祭、傩舞的遗风。清李斗《扬州画舫录》称:“傩在平时,称为香火”。洪山香火艺人自称为“乡人傩”。艺人们在做会的“开坛”法事中也唱有“业兴财朝列国初,嘉明方相乡人傩”,“斯人木铎响铜钟,朝取而立乡人傩”等词名。此外,洪山香火会自称隶属于与释道二教相并立的神门儒教,其做会法事中的祭祀礼仪亦与史籍记载相吻合,因此有研究者认为洪山香火神会乃古“乡人傩”的一种遗存。

     洪山香火会有请神、送神、开坛、结坛等一系列法事活动,多为祈收成、保丰收、免灾疫而做,有“牛王会”、“青苗会”、“收仓会”等名目。做会又有“内坛”、“外坛”之分。“内坛”唱戏称“洪山”,“外坛”做会称“五岳”。洪山戏是从“内坛”而得名。

    民间做会,目的在于祝福、祈祷,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艺人又将流传于民间的唱本及神话故事编成“提纲”戏进行说唱,既为祈祷,又为娱乐。因此,形成了“青布手巾头上扎,老蓝布褂穿在身,手打朝阳得胜鼓,足跳香山五岳神”的最初表演形式。洪山香火艺人的“神书”演唱,一直罩着神秘的色彩,其传承形式只局限于香火师徒间的袭抄与口授。一些古老的神书抄本上还写道:“要用此书乡人傩,外人休拿当山歌。”形成剧种以前为民间“堂会”的坐唱形式:围桌“坐念”,逐渐加锣鼓过门,且唱且舞,唱一句,敲打一下,无管弦伴奏。在旦角演唱时,多用高音锣,而生角演唱时则用低音锣,形成强烈的对比。唱词多以七字、十字为格律。腔调质朴低犷,乐句简朴,朗诵性强,乡土气息浓厚。20世纪20年代开始变坐唱形式为演剧形式。由“两小戏”逐渐发展到数人分扮角色,粉墨登台于乡间草台,形成洪山戏的雏形。至40年代末,洪山戏进入一个发展时期,各地民间班社鹊起:来安县北有姜有松班社,南有朱月华班社,东有吕正德班社等。洪山戏大量地吸收了本地的民间小调,以丰富自己的唱腔,又将所唱的神书改编成剧本,由农村“草台”跨入集镇舞台。

    洪山戏吸纳了京剧的表演艺术,又保留了本剧种传统的表演特色。如二人歌舞时的“推衫子”(两人面对面时各自相互前进后退的十字步),在武戏开打中的打“四门斗子”(如小快枪等对打时必须打满舞台四角位置)等。正戏演出前,尚有一种例行“三出戏”的习俗。即头出戏“不开口”,如“跳娘娘”、“跳财神”、“跳凤冠”等;二出戏“不动手”,即由演员托云帚立于台前唱些歌功颂德之词;三出戏“随便走”,即在台上表演“小放牛”。

    据不完全统计,洪山戏的曲调,有50余种,常用的约有二三十种。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锣鼓唱腔类,如“七字调”、“十字调”等,这是区别于扬剧的主调。扬剧的唱腔为“小开口”,而洪山戏的唱腔则称为“大开口”,即指锣鼓唱腔;第二类是祈祷神曲类,如“娘娘腔”、“空调”、“斗宝调”、“泼水调”、“联弹”等。第三类是民间小调类,如《杨柳青》、《王大娘补缸》、《倒贴》等。

    洪山戏传统剧目多来自神书。如《袁樵摆渡》、《唐僧取经》、《魏征斩老龙》、《九郎替父》、《刘全进瓜》、《唐王游地府》等,被称之为“唐六本”。洪山戏剧目还有《合同记》、《赵王娘》、《半把剪刀》、《孟丽君》等70多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又编演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如《远征高歌》、《万山红遍》、《红色儿女》等。同时也整理改编了一批传统剧目如《赶山塞海》、《玉环记》等。

    洪山戏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历史。清光绪年间,施官区的彭岗埠就有胡锦先洪山戏班社。据老艺人口传,他们曾编演了《蒲包记》一剧,以揭露清王朝草菅人命的罪恶。

    在民国年间,兴隆乡有姜有松洪山戏班社,一直坚持演出反侵略、反封建的戏剧如《擂鼓战金山》、《三代血仇》等。抗日战争时期,来安县属于淮南地区路东八县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当时属于来(安)、六(合)办事处管辖,直接领导着文艺运动的是范长江。办事处主任方毅、新四军二师师长罗炳辉以及其他党政领导同志对洪山戏活动非常重视和关怀。1941年至1945年,来安县先后建立了半塔业余剧团、施官青锋剧团、半塔干部职工子弟学校业余剧团、大众剧团等。洪山戏是当时在根据地进行革命戏剧活动的唯一的剧种。他们充分利用洪山戏的曲调,创造了“旧瓶装新酒”(即利用洪山戏的七字调、十字调填进新词)的方式,演出一批现代剧目。如宣传抗日、动员参军的剧目《保家乡》、《送郎参军》、《从军记》(作者王永泉)等,揭露国民党统治及其罪恶的剧目有《河南灾荒》、《老虎走了又来狼》(作者王永泉)等。宣传互助合作的剧目有《生产互助》、《吴满有》、《小尖头扯工不扯牛》等。这些都是当时洪山戏的代表剧目。上述三团先后都在半塔集、天长县、竹镇集的会演会上受到过方毅等领导的表扬和奖励。         

    1956年,来安县委根据上级关于“挖掘地方戏曲”的批示精神,作出了以来安扬剧团为基地,于1957年建立洪山戏剧队的决定。1957年,洪山戏剧队成立,挖掘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并在扬剧团的指导、协助下,对洪山戏的音乐、伴奏和唱腔进行了大胆改革。将传统的锣鼓伴奏改成民间管弦乐伴奏,后通过演出实践,又将主调改成锣鼓与丝弦同步伴奏,取得了明显效果。1958年1月,洪山戏剧队具备了独立演出的条件,改为“来安县洪山戏剧团”,与扬剧团分开活动,在经济上独立核算。洪山戏为我省稀有剧种之一,来安县洪山剧团是洪山戏唯一的专业剧团。

    洪山戏剧团成立后,立足本县,坚持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既演出传统剧目,也演现代戏。至1964年,该团共排演现代戏18个,为14万多农民演出384场次。

    1965年春,该团分两个队活动,77天步行1000公里,演出现代戏21个、168场次。同年,该团带着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下放干部任桂林、苏一平等人改编整理的传统剧目《秦始皇赶山塞海》、《玉环记》参加了安徽省戏剧调演,受到戏剧界的一致好评。  

    1965年秋,洪山剧团与本县扬剧团合并,1966年撤销。但多年来农村中业余剧团、半职业剧团仍经常用洪山调演唱。

 

滁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