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艺术投资

徽州楹联文化的传承

发布时间:2022-08-01 11:13:39

  □ 黟县 朱来平

  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在昔日的徽州这块文化沃土上曾经大放异彩,从而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徽州楹联不像徽州绘画、徽州篆刻、徽州盆景之类,从创作到交流,从鉴赏到收藏,都是属于少数人的弥漫着“贵族”气息的艺术。而旧时启蒙教育的必修课“对对子”,则使徽州楹联的创作、流传和欣赏拥有了广泛的平民基础。因而,徽州楹联数量众多,内容浩繁,几乎是有建筑处即有楹联。2006年,作为徽州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徽州楹联,被列入安徽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作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核心区之一的黟县建立了“徽州楹联传承基地”,一方面,对已有的楹联进行搜集、整理、品赏和宣传;另一方面,组织进行了楹联创作征集活动。这对徽州楹联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和创新,起到了莫大的推动作用。

  2008年,在全国第十七个税收宣传月活动期间,黟县地方税务局会同黟县文化局、徽州文化联谊会共同组织了以“税收、发展、民生”为主题的“地税杯”楹联征集活动;2010年,黟县中学大门楹联征集评选活动,历时半年,顺利结束。“地税杯”楹联征集活动征集到各类楹联426条,绝大多数为原创作品。2010年黟中的楹联征集评选活动征得楹联200余条,都是原创的。活动的参与者是全国各地的楹联爱好者,其中也不乏专业人士,有中国对联研究会的研究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两次活动的组织方都对征集到的楹联进行了认真评选,并将评选出来的楹联佳作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布。曾有热心网友看后提出:其中有些楹联不合平仄、对仗要求。网友所提有其合理性,因为这充分体现了今人对楹联文化传统的尊重。不过,这也引发了一个问题:今人创作楹联(可以包括律诗)是否必须严格遵循格律要求?

  众所周知,语言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而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楹联艺术,本要上下联采用对偶的修辞,讲究平仄相对。平指汉语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指汉语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协调,谓之调平仄。但是因为语音的变化,现代汉语中,汉字的声调与古代汉语相比是有变化的。最显著的变化是,现代汉语中没有入声。有些字在古代汉语中是平声,在现代汉语中却是仄声:而也有一些字,正好反过来。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今人创作楹联,就没有必要过分拘泥于古代汉语中的平仄。

  由此记起上个世纪新文学运动中,胡适提出的新诗创作理论:必须“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胡适这一理论成为“五四”新诗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胡适、鲁迅、刘半农、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朱自清等都创作了大量的新诗,这些作品注重内在自然节奏,完全不用韵、随感情的起伏变换长短句式。这是突破传统诗词格律的束缚,变革旧文学。如果当初固守文化传统,那胡适的新诗理论会被打入冷宫,新诗创作也绝不会有累累硕果。在今天看来,谁都不会否认新诗在中国近现代文学领域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价值。胡适等文化大师们对传统诗词格律的“颠覆”,是自觉顺应了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

  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继承,是正确的;但事事固守传统,又是否合适呢?

  而事实上,有好多人们耳熟能详、富有哲理的楹联作品,如: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徽州古民居楹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范文澜)

  ……

  这些楹联,若按联律衡量,也有“破格”之处,或上下联词性不对,或平仄不合。但它们内容充实,寓意深刻,格调高雅,因而能够流传广远,深得人们喜爱。

  在楹联创作时,本应讲究平仄对仗。但是,楹联作为一种艺术,要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和谐,而且形式总是服务于内容的。因此,不可以辞害意。正如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所说:“格律要讲究,但这是技术,不是艺术。艺术,是活生生的东西,给人以美感享受,给人以启发与思索。”行文至此,再引录《辞海》中“楹联”词条:“……今新楹联不全受对偶、平仄的限制,多反映新思想,新内容。”这应该更能说明问题。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