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19日电(胡丰盛 张斌)“改造工程完成后,是否由施工方出具一张维养说明书,确保后期设施的正常运转?”“老旧小区改造后,可以增加智能化、统一的路牌和标识,向未来社区迈进……”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民生议事堂活动在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费新我艺术馆召开,双林政协委员履职小组聚焦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组织区政协委员、社区干部代表、施工方代表、城建办、综治办等职能科室进行面对面的协商交流。
一个社会的文明,不仅体现在高大气派的新建楼宇中,更彰显于温馨有序的老旧小区里。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改善的是人居环境,展现的是人文关怀,带来的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双林镇不少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小区设施“超期服役”跟不上居民需求,已影响到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为提升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双林镇政协依托民生议事堂,听取居民和各级政协委员意见,解决居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
政协委员沈钰婷是土生土长的双林人,在前期走访中,她了解到大多数老小区仍旧在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她建议,在改造过程中,务必把天然气入户加入其中。一方面,能够提高小区居住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小区居住以老年人为多,天然气将更为便捷。
老旧小区时常发生“毁绿种菜”的情况。为此,政协委员张正华表示,可以化堵为输,建议因地制宜,引入共享菜地,将小区绿化面积规划成菜地,这样既能有人管理,也能适应本地居民的需求。
政协委员韩闹兴十分关注社区自主运转情况。他表示,针对目前无物管的情况,建议在改造过程中引入广告位布置,以及收费充电桩和快递柜设置,这样可以从营运收入中来抵充物管费用。
“要多做精准的‘微创手术’来解决其痛点和难点”“坚持党建引领,建立业主委员会,还要引进现代化的物业管理体系”……一场场“头脑风暴”、一次次现场协商,切切实实推动了双林镇老旧小区改造的进程。
会后,双林镇政协委员履职小组马上整理汇总意见建议,形成纪要报送党政部门,持续跟踪推进,形成履职闭环,让“民生议事堂”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助解急难愁盼,增进民生福祉。(完)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