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简报

破解“人才洼地”“技术低地”难题 建设技能型乡村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20 14:59:14

  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19日电(刘军)职业教育是培育乡村振兴动力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和国家政策都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

  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未来发展需求,首先,职业教育要聚焦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与重点领域,发挥职业教育自身的核心功能。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力军。职业教育要密切关注乡村发展过程中的“人才洼地”“技术低地”等迫切难题,面向乡村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人才基础,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实现乡村经济发展能力和治理能力建设。

  其次,职业教育要重点关注建设技能型乡村社会。让乡村形成人人重视和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积极社会氛围,在新技术推广、传统技艺传承以及技能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乡村经济、生态、治理、文化的全方位振兴就会实现。

  再次,职业教育在面向市场的同时,还要面向乡村发展未来,积极作为,引领乡村发展。职业教育要积极思考乡村发展的未来图景,发挥教育在促进人类发展指数改善方面的重大功能,拓展服务空间,成为乡村振兴生态中的重要部分。

  职业教育在服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主要承担几个方面的角色:一是直接服务乡村一二三产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者;二是面向乡村治理、乡村文化与乡村生态发展等工作的人才培养主体;三是乡村传统产业与技艺的传承、保护、推广与创新者;四是促进乡村社区繁荣与发展的积极行动者。

  当前职业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社会对于职业教育存在“低层次教育”的刻板印象,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严重不足;许多农村地区师资和条件不足导致职业教育质量和覆盖范围无法得到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就业待遇低,导致不少人才在就业后存在离农倾向等问题。为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政府、教育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合作,提高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关注,改善教育基础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完)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