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1月1日电(胡丰盛)10月31日,浙江省湖州市举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湖州宣布,该市2023年上半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的行政村达到92%以上,占比居浙江省第一。在浙江省对市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连续三年获得第一。
截至目前,湖州市已连续实施6轮村级集体经济“强村计划”,通过组建“强村公司”、发展“飞地”项目等举措,转化生态资源,不断鼓起村级“钱袋子”。
在湖州,强村公司主要有哪些经营模式?
“主要体现在资产盘活、产业带动、乡村经营、物业服务、工程承揽、劳务派遣六个模式。”湖州市强村办副主任、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学民说。他举了个产业带动的例子,南浔区练市镇西堡村带动周边23个村共同组建湖州练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红美人”柑橘特色产业,为周边农户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为入股村增加20万元收入。
这也就是采用“强村公司+村集体+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方式,结合区域特色产业,由强村公司联合村集体或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绿色产业、光伏水电、农产品加工等,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配套服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集体经济增收。
借助抱团发展,越来越多的“小个子”村正成长为“大块头”。如德清县东衡村联合周边8个经济相对薄弱村组建德清八合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参与众创小微企业园建设,共建厂房1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70余家,带动8个村年增收107万元。截至目前,湖州市已组建强村公司386家,实现欠发达村全覆盖,分红近2亿元,带动近万农户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据介绍,湖州先后出台了《关于规范强村公司运行管理的意见(试行)》和《关于发展壮大强村公司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指导意见(试行)》。接下去,更是要做好“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这三篇文章。
“把‘村民’变‘股东’,坚持‘村村成股东、村村有分红’的理念,引导广大村民参与公司经营。”湖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湖州将创新开展“万名乡村新青年招引计划”,“继续推进‘强村计划’,点绿成金,目标到2025年,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完)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