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1月2日电 (方堃 陈飒 诸宇婷)近日,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重点建设领导小组考核评定,曹娥江引水工程慈溪中部通道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水云浦至蛟门浦)入选今年第二批浙江省级“红旗”项目。
曹娥江引水工程慈溪中部通道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水云浦至蛟门浦)是浙江省重点工程,河道线路西起水云浦东至蛟门浦,总长度约8.5公里,项目总投资达16.11亿元。
该工程分为三个标段,其中I标段将新建樟新路桥和观附公路桥两座桥梁,Ⅱ标段将拓疏水云浦至洋浦段河道长度约4.5公里,Ⅲ标段将拓疏洋浦至蛟门浦段河道长度约4公里。该工程还将设置1座水系节制闸,河道沿线将布置14座跨江桥梁,河道支河新建跨支河桥梁65座。
记者了解到,为切实做好抓项目扩投资工作,宁波市始终围绕“项目为王”导向,集中力量攻坚推进。
当地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组建项目工作专班,建立“周协商、月对账”制度,以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全链条落实,力促项目保质、提速、增效,及早推动各项工作按计划节点完成。
为提升项目工程质量,增强管理灵活性,当地将工程分为三标段,其中Ⅰ标段作为桥梁工程,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优化Ⅱ、Ⅲ标段施工设计方案,将工期从48个月优化至36个月。紧抓节假日,加班加点、紧锣密鼓,在开工后开展春节不停工抢建设行动、鼓励施工单位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等措施,加快施工进度。
由于水利工程没有标准的工程用地规范,工程用地规模无法最终确认,Ⅱ、Ⅲ标段土地红线报批曾一度停滞不前。建设单位协调参建各方以及资规部门,经过多轮的方案讲解、比选,最终通过土地报批,既满足了工程建设的需要,又达到了节约用地的目的。
其次,通过优化施工工序和施组方案,努力克服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确保土地红线完成报批后能够立即开工。自8月完成建设用地批复后,实现Ⅱ标段全面开工。
截至10月底,该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4.2亿元,超额完成2023年度计划投资,有效扩大投资,加快项目进度。(完)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