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简报

成效不止“1+1” 浙江南浔与江苏吴江两区“面对面”

发布时间:2023-11-06 12:48:18

中新网浙江新闻11月3日电(胡丰盛 栗智)一条运河,自古便将浙江南浔与江苏吴江连通在一起。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业缘相融,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拆不散的真伙伴”。

近年来,吴江、南浔两地经济来往愈发频繁、人文沟通更为密切。沪苏湖铁路、如通苏湖城际铁路等重要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又将进一步拉近两地的时空距离,为未来深化合作拓宽空间、增添机遇。

11月2日,请你来协商·两区区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议政会在南浔举行,围绕“协同推进吴江-南浔旅游资源互联互通互享,打造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一体化示范区”主题,开启一场高水平的“头脑风暴”,进一步擦亮两地政协共同打造的“跨区域协商”品牌。

2022年9月28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编制并印发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公开发布。吴江—南浔协作示范区是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确定的10个区县级协作示范区之一。本次协商活动既响应了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需要,又顺应了上海大都市圈的发展需要,是一场首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跨省跨区协商活动,为助推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为了保证这次“面对面”协商活动取得预期效果,两地政协多次专题研究并进行研究部署,从3月上旬启动至今,先后组织政协委员在两地开展实地调研,为议政建言打下良好基础。

会上,两地政协委员、部门负责人以及企业代表等,围绕“协同推进吴江-南浔旅游资源互联互通互享,打造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一体化示范区”主题,从旅游共同开发、交通互联互通、规划布局协同、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积极建言协商,现场氛围轻松而热烈。

培育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圈是吴南两地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擦亮古镇IP,做活水乡旅游文章?

南浔区政协委员、发改经信局副局长、民进南浔区基层委副主委戴晶认为,“吴江、南浔两地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她建议,要紧抓《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重大机遇,加快构建以吴江、南浔为中心的江南古镇集群发展,合力打造以“诗画江南生态廊道”为特色的古镇古村业态提升示范样板。

吴江区政协委员、震泽镇党委委员、政协工委副主任沈俊力则建议,两地差异化发展休闲运动产业,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无论是吴江的帆船水上运动,还是南浔古镇的桨板公开赛都证明了两地发展水上运动的强大潜力。”他认为,两地应探索协同路径,释放发展活力;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品牌 IP;吸引人才集聚,提升发展质量,加强联动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近年来,南浔正以布局推进长三角亲子乐园“1310”工程为牵引,倾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高颜值、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亲子旅游首选地。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南浔长三角亲子乐园火爆出圈,接待游客59.87万人次,同比增长133%。

如何深耕“亲子游”品牌,打造长三角亲子游“吴南样板”,是当天与会人员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作为长三角地理中心的吴江、南浔两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显著,文旅资源丰富,具备打造长三角区域亲子游样板的有利条件。”南浔区政协委员、交通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蔡建军建议,应一体化构建“吴南”文旅发展格局,集成性打造“吴南”亲子文旅名片,标准化营造“吴南”最优旅游环境,区域性塑造“吴南”文旅整体形象,共同打造长三角亲子游“吴南样板”。

两地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委员代表发言,现场一一作了回应表态。

南浔区委副书记、区长程佳表示,吴江、南浔两地地缘相邻、人缘相亲,旅游协同发展基础深厚。近年来,南浔又聚焦古镇、农旅融合,旅游市场迎来强劲发展,为协同推进吴江——南浔旅游资源互联互通互享,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一体化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接下来,将集聚双方资源、协同发展,旅游协同发展示范先行;以点扩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协作示范标杆。

吴江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国荣表示,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进一步把政协协商纳入到政府重大决策之前与决策之中,充分听取、认真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好政协提案,提高办理效率、促进成果转化,提升委员和社会各界满意度。积极配合政协开展各项活动,为政协开展工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和良好的氛围。

南浔区政协主席徐娟表示,两地政协将共同打造更加完善的交流合作机制、拓展更加广阔的协商平台,推动协商民主广泛深层多元发展,两地政协委员将持续围绕两地协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建真言、献实策,共同描绘南浔与吴江更加美好的未来。

吴江区政协主席李斌表示,将积极当好助推手,充分用好“同心桥·浔吴协商会”平台,不断深化两地跨区域、跨层级联合协商机制,为协同推进两地旅游资源互联互通互享,打造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一体化示范区建言献策、献智献力。(完)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