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简报

艺术唤醒乡村活力 第五届中国乡村艺穗节开幕

发布时间:2023-11-13 14:39:44

中新网浙江新闻11月10日电(胡丰盛 宋豪亮)藏在民房里的窑文化馆,躺在田野里的稻草人,钻进田间地头的雕塑家……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窑里村,简陋的土墙被重新设计,朴素的窑器变成艺术品,村庄仿佛被加上了一层明快的滤镜,更亮、更美、更精致了。11月10日,2023第五届中国乡村艺穗节在这里举行。

中国乡村艺穗节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起首创,自2019年启动以来,结合举办地乡村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乡土民俗,艺术家与当地村民共生创作,以创意激活文化旅游资源,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双赢。

开幕仪式上,举行十佳乡村创业者“寻乡游”精品商家颁奖仪式,南浔区强村富民集团与阿里巴巴合作方签约,窑里村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等9家单位举行共建、运营签约仪式,相关专家学者以乡村艺术发展为主题做交流发言。其间,将陆续开展窑里漫游、窑里论坛、窑里影院、窑里之夜等系列活动。

“农村要发展,光有颜值还不够,还得走文艺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善琏镇文旅负责人丁宇洁介绍,为了更好挖掘窑里村的乡村风情,丰富完善产业链条,善琏镇收集了窑里村历史传统文化,并将这些文化融入产业发展、整村治理之中,如承载着村民情感的“窑里吹打”等非遗传承也在这两年重新焕发生机。

“非常喜欢这种带有艺术气息的田园风,与印象中的乡村不太一样,乡村的小康不仅仅是不愁吃穿,更重要的是文化自信。”游客何女士说。在窑里村,游客可手工创作,可体验农事,可感悟乡情,小桥、流水、老屋这些看似平常的乡村元素,被村民艺术家巧妙地融入到建设中,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艺术+”的村庄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窑里村的经济发展,不少过去外出务工的村民,如今纷纷选择回乡变身农创客,他们与“艺术家”们一起参与院落的运营,享受“分红”。同时,也可以经营农家乐、民宿等自己的产业,窑里村乃至于周边村落曾面临的空心化问题,也在“艺术乡建”的浪潮中逐渐得到改善。

与此同时,善琏镇与高校间交流合作日趋紧密,参与范围更加广泛,一批批高校实践团队用新视角挖掘乡村文化根脉,赋能乡村产业。“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艺术引领,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实现艺术和乡村的相依、相融,让乡村的文化和旅游齐头并进,共谋发展。”有多年艺术乡建经验的向勇认为,当前艺术在乡村地区正在大范围延伸根系,以艺术为支点,通过微改造,精提升,能有效撬动乡村文化、文明、文旅振兴。(完)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