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1月14日电 (王潇婧 封凌志)“没想到一张普通的纸片,还能折出这么纷繁复杂的造型,为你们点赞……”当浙江省第一监狱艺术修心作品第6次登上中国国际动漫节时,现场观众由衷地发出赞叹。当他们得知这些作品都出自狱内罪犯之手时,眼中更是写满了不可思议。
监狱民警是如何让这些曾经犯罪的人创造出艺术作品?是如何让他们原本迷失的心重新点燃对生活的希望?又是如何预防和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一切从“xin”出发,成为浙江省第一监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这个“xin”内涵丰富,其中塑心、修心和创新是关键。
矫治“塑心” 构建“心防”
关注罪犯心理健康,让他们用更好的状态服刑改造,为他们刑满释放后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这是浙江省第一监狱开展心理矫治工作的初衷。
从“xin”出发,深耕教育改造,浙江省第一监狱开出的第一个良方是矫治“塑心”。
罪犯李某,刚转押至浙江省第一监狱服刑时,总觉得大家都在有意针对他,时不时就和其他罪犯动手,甚至还认为家人也在有意疏远他,自私、多疑、不服从改造成了他的“标签”。
管教民警看在眼里,便鼓励李某参加分监区的心理情景剧创作和年度心理情景剧比赛。在民警的引导下,李某把入狱后的心理历程写进脚本,当一次次直面自己的内心时,李某发现原来一切并非自己所想。
“当我把自己的心理过程演出来的时候,当初的猜忌、多疑就显得有点多余了,而自己也渐渐被治愈了。”李某感慨地说。
一剧一主题,一人一哲理。心理情景剧在聚焦心理反应、心理冲突和心理调整三大要素的同时,紧跟监狱热点难点问题,贴近改造生活实际的创作与表演,帮助罪犯审视内心,在别人的故事里认识自己,实现正心、正行。
2011年开始,该监狱每年举行的心理运动会成为罪犯重塑自我的又一“利器”。其中,“毛毛虫”大赛,让大家团结一心;“数字城堡”游戏,让大家攻克难关……每一个项目的设置,都蕴含对心理认知的考验,在反反复复的训练中,帮助罪犯跨越心理障碍,实现自我挑战、自我超越。
“心结打开了,改造自然也就顺利了。”民警心理咨询师姜丽萍说,通过上述生动有趣的方式,实现了罪犯参与面100%、受教育率100%的“双百”目标,为构筑监管安全“心防”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积累。
艺术“修心” 源头预防
从“xin”出发,“艺术修心”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监区里,罪犯谷某正在创作本届动漫展上的衍纸画作品“百礼图”。从构图到一百种不同字体的“礼”字创作,监区民警指导谷某修改了上百次。看到作品模样初现,一想到这幅作品还将在高墙外展出,谷某发自内心地高兴。
记得几年前谷某刚入狱时,由于身份的落差,亲人关系的破裂,导致其十分消极、自卑、敏感,与其他罪犯的关系也很紧张。
彼时,监狱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艺术修心活动,陆续引进了苏绣、布糊画、葫芦烫画、蛋雕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以及衍纸画、沙画、砂石画、沙瓶画、3D水晶画、树脂雕塑、泥塑等十余种特色工艺,通过艺术创作对罪犯心灵进行重塑,从源头上预防情绪矛盾的产生。
此后,日常改造之余,谷某便一头扎进了艺术创作之中,改造逐渐步入正轨。
无独有偶,罪犯郭某是苏绣系列作品的主创人员之一,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2023年,为创作《国潮动漫》苏绣作品,郭某常常通过书信等方式与儿子交流动漫知识,父子间有了共同话题,关系也变得融洽。
在郭某的带动下,“绣艺修心坊”吸纳了20余名罪犯,他们在这里穿针走线,绣画修心,既是对心性的磨砺,也是对人生的重塑。
监狱参展精品之一《洛浦群芳图》,就是郭某和其他罪犯历时6个月创作的苏绣作品。当看着这幅用了200多股绣线,30多种色系的作品时,郭某不禁感慨,自己把洗净罪恶的决心、修心向善的信心都绣进了作品中。
“近年来,我们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动漫搭台、文化唱戏、艺术修心’的教育改造新路,引导罪犯消解内心的焦虑、失落和迷茫,最大限度地排除产生矛盾的‘暗礁’和‘土壤’,实现狱内矛盾预防的关口前移,实现监狱安全稳定。”浙江省第一监狱监狱长王平表示。
据统计,自开展艺术修心以来,该监狱监内严重违规违纪率明显下降,罪犯参与动漫艺术节的热情逐年增高,有效维护了监管安全稳定。
数字“创新” 防患未然
近年来,得益于数字化改革的东风,浙江省第一监狱致力打造数字监舍,用数字“创新”提交矛盾纠纷预防的新答卷。
“妈,我在里面都挺好的,警官对我也很关心,不必挂念……”罪犯张某通过监舍中的亲情短信功能,告诉母亲自己的近况。
这是今年浙江省第一监狱打造的“数字监舍”功能之一,小到发送亲情短信、购买生活用品、反馈情绪状态,大到狱务公开公示、查询等级处遇、改造积分等,这块“电子门牌”都可以实现。
“我们通过智慧监舍的创建,让狱务公开可触、可观,提升了监区民警执法的规范性,进一步减少了监内矛盾纠纷的产生。”民警余晟如是说。
上述是以信息化为支撑,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防患于未然的一个缩影。依托数字监舍信息化平台,该监狱还打造了“智慧春枫”矛盾调解数字项目,实现矛盾诉求“一键反映”,心理咨询“一键预约”,进一步畅通罪犯矛盾诉求的排处渠道。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工作深度融合,以‘数’促‘治’,以更灵活便捷的方式,畅通矛盾排处渠道、提升矛盾化解效率,努力构建基层善治新局面。”王平说。(完)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