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1月15日电(周健)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人民法院大门人民法庭是温州地区唯一的海岛法庭,近年来,该法庭以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新时代人民法庭之姿积极回应离岛民众的司法新需求,绘就了“一岛一庭一家人”的美好“枫”景。
以谋大局为主色 护平安筑和谐
民宿的欢声笑语中,跳跃着法治的律动。法院干警以案释法,与洞头区鹿西乡的民宿主你问我答,在这场“普通话+温州话”的“双语”安业小课堂中,和民宿业主共同谱写促进民宿行业健康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乐章。
近年来,大门人民法庭坚持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发挥专业法庭对涉海水养殖、休闲渔业、民宿等海岛特色产业纠纷化解作用,及时梳理辖区商事纠纷,全面开展“法治体检”,将企业“需求清单”变为法庭“责任清单”,助力“海岛产业兴旺、渔民生活富裕”。
以强综治为底色 抓前端治未病
虽然渔事纠纷由浙江宁波海事法院管辖,但是海岛很多渔民为了尽快解决矛盾还是会联系法庭。为此,大门人民法庭与宁波海事法院温州法庭建立涉渔纠纷诉调衔接工作机制,主要围绕海渔事纠纷调处,实施复杂疑难纠纷精办联调。
针对渔民起诉或被起诉到法院的涉渔纠纷,大门人民法庭打造1个金牌“船老大”调解总部、6个村调解工作室,建立福建连江、福建霞浦、海南等地3个在外流动“船老大”调解站,聘请有威望、讲公道的退休“渔老大”和一线“渔老大”,共同组建“船老大”调解委员会就地开庭调解,全面提升海渔事纠纷化解满意率。
作为“兰小草精神”的发源地,大门人民法庭赓续“兰小草”大爱精神,牵头成立兰小草法律联盟,竭力打造集“三官(法官、检察官、警官)+三师(律师、教师、医师)+三员(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执法人员)”为一体的多元解纷法律联盟共同体。在共同努力下,法庭连续35年无信访,家事案件连续15年无上诉。今年来,诉前成功化解率56.8%,法庭一审民商事收案数同比下降近10%。
以优服务为特色 践真情暖民心
“都是乡里乡亲的,坐下来把事情说开就好了”“人家好意搭乘,应该少赔一点”“被告家庭特别困难,请法官帮忙调解”……在洞头区大门镇兰湖洞村委会门口,大门人民法庭以巡回审判的方式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好意搭乘引发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百余名民众自发旁听庭审。
“以前遇到点法律难题不知道问谁,现在法官们经常来村里普法,给老百姓讲道理出章程,真像把法庭开到了家门口一样方便。”一位辖区村民说。近年来,大门人民法庭积极回应民众的司法新期待,深入挖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通过巡回审判、接访、自制情景剧等一系列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行动,引领社会风尚,努力让民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同时,法庭全面启动“普通话+方言”双语模式,每年休渔期开设“陆上”讲堂,作业期推行“海上”讲堂。此外,创新民众乐学的普法方式,通过举办村民法治游园会、“洗脚上岸”渔嫂安业沙龙会、海岛巡回街访、法治游园会、法治沙龙等活动,讲好海岛法治好故事。
时代在变,司法为民的宗旨不会变。大门人民法庭将在弥合法治和自治、规则与道德、现代与乡土之间的距离方面不断出新招、推新举,为奋力推进新时代变革型现代化法院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完)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