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简报

浙江龙泉:“五微”架起社区民族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3-11-22 13:04:09

中新网浙江新闻11月22日电(周健)社区治理越精细,基层治理越有力,民众的幸福指数越高。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全面探索“五微”工作机制,精准对接少数民族民众需求,找准民生服务突破口,试点打造社区“石榴红”工作阵地,下足社区治理“精微”功夫,全力答好基层治理的统战答卷。

构建“微服务” 系紧民族情

从风险防范到社区环境,从“急难愁盼”到柴米油盐。为了有效构建服务体系,着力在功能延伸上“做文章”,龙泉市委统战部深入各社区开展民情调查,倾听民众所需所盼。

在此基础上,以水南社区为示范点,建立“1+3+N”社区服务“微模式”——“1”即建设一个社区服务综合平台;“3”是在辖区内设置三个“石榴红”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服务站点;“N”是融合各族民众实际需求,不断延伸拓展服务内涵,打造“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结对帮扶+”等特色板块。

应民之所呼,解民之所忧。针对辖区内少数民族民众反应强烈的“求学难、就业难”等突出问题,通过共建单位认领、申请民生实事等方式,引导辖区内青瓷工艺大师周亚敏与贵州水族少年潘万江结对,并成功解决新疆维吾尔族夫妻的子女异地上学等问题,切实把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

点亮“微心愿” 架起连心桥

在龙泉市龙渊街道古井社区少数民族居民钟笑家中,社区医生蒋加强正为她义诊。量体温、测血压等一系列常规检查结束后,蒋医生给出相应建议,并叮嘱她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医生上门义诊,为留守老人解难题”,这是“爱心清单”里面提到最多的关键词。为切实提升服务社区民众的质量,龙泉市委统战部联合龙渊街道创新推出微心愿“两张清单”,即“爱心清单”和“认领清单”。

“爱心清单”通过微信群、公开栏等“线上+线下”方式,由有需求的民众自行选择;“认领清单”由共建驻区单位、爱心服务志愿队、社会爱心组织及社区党员等进行“一对一”认领,明确帮扶对象、帮扶物资。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布微心愿600余个,覆盖1000余户困难家庭和民众。

搭建“微循环” 凝聚新合力

“多亏你们来调解,不然我们邻居之间一点小事都扩大了。”近日,西街街道西新社区居民汤少霞拉着志愿者邱友松的手感激地说道。

为创新探索民族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路径,西新社区建立以10个党员中心户为主,以各族民众志愿者为补充的调解志愿队。通过社区服务综合平台摸清矛盾纠纷,“石榴红”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服务站点第一时间确定调解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宣传民族政策,形成“微循环”全周期闭环工作模式。

截至目前,共排查化解各类邻里纠纷100余件,营造了民族团结平等互助的良好氛围。

民族“微课堂” 共谱童年趣

精准聚焦放学期间、暑假期间带娃难问题,龙泉市委统战部通过“四点半学校”、小区青苗学堂等阵地,创新推出民族“微课堂”,让社区活动中心真正成为“家”的延伸。

水南社区开设“三彩课堂”系列活动,立足“红色历史”课堂,先后开展“五十六个民族我知道”、“党史故事我会讲”等系列活动;开办“粉色关爱”课堂,针对社区内的留守儿童,进行亲情陪伴、情感关怀、自护教育;践行“绿色环保”课堂,先后开展“垃圾分类小比赛”“种好一棵树”等主题活动。通过寓教于乐,让“民族一家亲”的种子在各民族小朋友心中生根发芽。

多彩“微舞台” 文化进万家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日前,在龙泉市三江口“民族团结、青春夜市”活动现场,一首激情昂扬的歌曲在微舞台传唱,吸引了众多居民朋友驻足观看。

“我们将以‘小区’‘广场’等为主阵地,以小切口、多形式、广参与为核心,开展一些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让民族团结的意识深入人心。”龙泉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积极协调各类社会资源,搭建民族文化“微”舞台,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经典诵读、歌舞展示等表演,让民族文化成为推进沟通交流的“和谐音符”。

结合传统节日、民族元素,龙泉市委统战部还先后举办了“悦园中秋邻聚里,民族团结话和谐”中秋晚会、“微光与荣光”表演会,充分展示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精美服饰,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在社区、香在人心。(完)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