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1月21日电 (谢盼盼 王润 莫海聪)近日,第三届“木铎心声”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在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的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举办,来自全国各地400余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国内外知名心理学专家、教育学专家们齐聚一堂,就论坛主题“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应对与生命价值重塑”展开深入、多元的探讨。
作为论坛主席的边玉芳教授在主持论坛时说:“‘木铎心声’,到现在是第三届了,每一届我们都把读懂孩子、理解孩子、科学育人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边玉芳教授指出,本次论坛和往届相比,内容更加多元,既有心理学家分享基础性研究,也有“大咖”学者指导学习。“科研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在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从上而下、自下而上不断迭代的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奇在分享题为《脑智与学习科学研究:助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报告中,从加强未来人才素养、加强学生身心发展问题、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和特殊教育学生等科研需求入手,介绍了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服务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国家科技行动。
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游旭群教授作了题为《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的报告。他先对心理学视角的健康与生物学视角的健康进行了区分,提出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心理健康理论相对缺乏,缺乏学校社会文化环境和教师教学效能、与心身疾病之间内在关系的系统研究,介绍了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研究,强调应从中小学教师的角度出发,将心理健康问题置于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加以解决。
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白学军教授分析了各国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现状。他详细介绍了各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准入条件,提出中国应加快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政策法规,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教师行业,一要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能力,学习先进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技术;二要提高新入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准入门槛;三要加强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道德。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周晓林教授分享了他关于儿童负债感的研究。负债感的两种成分具有社会适应功能,并从发展的视角指出负债感的相关研究可以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启示。作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华东片区组长,针对本次论坛,他提到,“我觉得本次论坛是把教育部的行动计划落实到实处的一个具体的表现,我们要把这种模式推广到整个华东地区。”
下午的论坛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主编何妍博士主持,浙江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李伟健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教育部高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部副部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执行主任郑希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网络素养与行为研究中心牛更枫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边玉芳教授作了主旨报告。
九位心理知名专家高屋建瓴的研究报告,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科学、规范、高效地开展工作提供了专业的理论支撑和前瞻性的科学依据。
本次与会人员中还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一线教师运用科学研究指导工作,研究者不断深入学校教育实践推动科研进展,双方互相结合共同推进心理教育领域大步前行。
来自重庆市兰岸区文峰小学的数学老师赵琴有二十一年的教学经验。参加此次论坛让她了解到许多专家的观点,谈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赵琴认为,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不充分同样影响到孩子的发展情况。学校、专业机构联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架构很难落实到每一个家庭,她希望家长能够意识到孩子的整体状况和成长的环境、家庭的教养方式都密切相关,并不仅是他(孩子)在学校接受到的教育。
本次论坛到会人员还有许多职业高中、普通高中一线教师。就职于丽云市云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曹亚丽发现,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学生呈现出不一样的心理特征。普通高中更多表现出升学的压力,职业高中的学生呈现出的心理问题则多和原生家庭有关。
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中心小学老师许新洁是心理学专业出身。任教过程中,她发现就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而言,涉及家庭层面的问题会比较多,复杂的家庭情况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情况。她通常会选择利用学校的“心理广播”设施,通过设定各类主题,利用绘本等工具辅导,采用一对一的个体咨询方式作为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完)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