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2月1日电(鲍梦妮 方祎 楼诗予)11月30日,浙江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现场会在杭州临平召开。作为拥有近千家文化市场主体的城区,今年以来,临平整合多方资源、借力数字赋能、推动“三共”并举,深入推进“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营造清朗的社会文化环境。
联动治理打通工作“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临平区把“扫黄打非”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构建区级整体联动、镇街部门联动、村社网格干群三级联动的基层“扫黄打非”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实体化高质量运作”。目前,该区共有专职网格员100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
除了健全队伍融合管理,跨部门的纵横交叉联动也为“扫黄打非”综治网络建设增添了重要砝码。在三级指挥中心的指挥下,临平将“扫黄打非”工作力量纵向延伸至微网格、楼道等;通过横向整合文化、公安等基层下沉执法力量,以街道“一支执法队伍”打通监管脉络;聚合各方力量,依托综治平台,实现基层人员力量交叉融合联动。
部门联动形成的合力也焕活了“扫黄打非”工作新局面。以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工作为例,今年以来,该区共计出动文化执法人员、专职网格员、志愿团队等3000余人次,针对中小学周边文化市场开展重点巡查,同步巡查印刷、书店、超市、KTV等点位2000余家次,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00余件。
数字赋能打造高效智治新样板
“人民大道有无证售书摊贩,请立即派人劝离。”工作人员将高空瞭望巡查到的情况向上反馈,网格员接到指令后立刻前往现场,并通过智能终端上传信息,指挥中心研判分析后,及时调度执法力量赶往现场,无证摊贩被陆续劝离。通过搭载综合治理数字驾驶舱,临平区“扫黄打非”处置质效得以倍数提升。
依托数字赋能,织密巡查网格,该区“扫黄打非”治理工作新格局逐渐形成。
“在前端,各个镇街成立了‘扫黄打非’指挥中心,将雪亮工程、智慧天眼高空瞭望平台等接入综治平台,并研发嵌入特色程序,为专职网格员配备智能装备,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报送、处置案件线索。”临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在中后端,依托综治驾驶舱,该区打破基层治理信息壁垒,通过标识重点区域、巡查人员全面记录事件进程等方式,显著提升“扫黄打非”巡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今年1-11月,临平区上报“扫黄打非”日常巡查记录3万余条,上报二级事件60余件、三级事件1800余件,处置办结率100%。
“三共”并举搭建文明实践新阵地
知识问答、节目编排……临平智慧图书馆联合临平文化艺术长廊,融合“扫黄打非”体验元素,打造区级“扫黄打非·护苗”宣传教育基地。这一阵地共建的模式,正是临平“扫黄打非”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体系的搭建基础。
“扫黄打非”离不开平台与人员的双向互融,资源共享。在运河街道,总能看到身穿红马甲的“运河大姐”进组入户开展“扫黄打非”宣讲。作为可以触达“终端”的重要触角,临平将街道志愿力量与网格专管、执法队伍编配合成,通过配备全新融合性志愿服务任务清单、建立志愿服务闭环机制等方式,进一步打通基层“扫黄打非”治理神经末梢。
此外,临平近年来将“扫黄打非”宣教工作融入文艺汇演,通过绿书签DIY制作、“我的书屋我的梦”主题阅读实践、发布“扫黄打非”原创短视频、微短剧等多样化实践活动,吸引全民参与。
据统计,今年以来临平已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100余场、阅读推广活动1000余场、志愿者服务活动200余场,发放绿书签7000份、“扫黄打非”宣传册3000份,出动文明大篷车近百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扫黄打非”知识和理念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完)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