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研究

古黟俗谚脍炙人口

发布时间:2022-08-16 12:49:56

  □ 黟县 吴寿宜

  我是歙县人,1981年刚从学校毕业分配到黟县乡下工作时,单位的领导是当地人,一口黟县方言。说也奇怪,我也能听懂他讲的大概意思,毕竟都是同一个徽州的。但他好像怕我听不懂似的,开会时就讲半土不洋的黟县普通话。其实,我更喜欢听的还是他讲的地道黟县话。后来,无论是工作与生活,都促使我重视对黟县地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日久天长,也许是黟县米吃得多了,我自然也就渐渐地学会讲不少的黟县话了。有时黟县人招呼我时用的是普通话,我竟下意识地回应起黟县话来,并对黟县话中自然流传的俗谚非常感兴趣。特别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拜读了黟县关麓村已故长者汪亚芸潜心记录的近千条民间俗谚,第一次看到用文字记载的古黟俗谚,别有一番滋味,觉得古黟俗谚不仅用黟县方言说来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其教化作用非同寻常。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也就留意收集这些脍炙人口的古黟俗谚,现已达数千条之多。

  我把这些古黟俗谚,看作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时常津津有味地听,津津乐道地说。一些黟籍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也不时夹杂着古黟俗谚,以增加说服力度;乡村老妇更是俗谚不离口,在喋喋不休的唠叨声中传递对后辈的关爱。

  如果说古黟楹联是以联面书法形式来启迪后代,姑且称“眼教”;那么用黟县方言来说教的俗谚就可谓“耳教”了,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即通过日常的眼观耳听,在耳闻目睹中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古黟楹联好似“阳春白雪”般高雅深远,完全可以与之媲美的古黟俗谚,则恰似“下里巴人”般通俗易懂,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可谓珠联璧合,不可或缺。

  古黟俗谚所表达的内容,几乎囊括了人世间的方方面面,有关家教与修养的内容是最多的,可令人明辨是非而走上正道。如反映勤俭持家的“早起三朝,当一工”;“只有懒侬,没有懒土”;“六月不晒背,十二月没得靠”;“家有千金,莫点双芯”;“俭要俭米瓮尖,不要俭米瓮底”;“轻松钱不算钱,扁担钱万万年”。要节约粮食的“碗底金,碗底银”;要珍惜时光才不后悔的“识得秤,没有肉称”;要吸取教训的“上当不学乖,眼泪当尿拉”;讽刺奢侈浪费的“千日排柴,不够一餐腊八粥”;嘲讽好吃懒做的“讨饭三年懒做官”;不长记性的“狗对屎缸发誓”;不要沾染赌博恶习的“久赌神仙输”等。

  许多古黟俗谚可谓黟人传统美德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生活经验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古人质朴的好恶观。如“人要忠心,火要空心”;“还了人家债,心里才宽泰”;“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能忍一时气,得免百日忧”;“犁不着,耙得着”;“卖田卖地,不卖手艺”;“雄汉不怕,善汉不欺”;“相争无好言,相打无好拳”;“蜘蛛肚里一肚丝,各人心事各人知”;“催侬过岭,不能催侬过颈”(喻不要催人快速吃饭)。反映养生保健之道的“干干净净,难得生病”;“上床萝卜,下床浆”(把夜晚睡前吃萝卜,早晨起床喝豆浆作为补品);“清明吃一根,到老都不昏;清明吃一夹,到老都不瞎”(指清明时节吃些马兰头之类野菜,对保护视力大有益处)。

  古黟俗谚最大的特色是形象生动,朴实无华,言简意赅,好记实用,且不乏风趣幽默。像“先出眉毛,顶不上后出胡须”(喻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话不平有人驳,路不平有人修”;“远路无轻担”;“只扶新娘上轿,不管新娘拉尿”;“人老话多,菜老筋多”;“活不祭喉,死祭木头”(指应在长辈健在时多尽孝心);“人心高似天,做了皇帝想成仙”;“一身跌下井,耳朵挂不住”(喻大势已去,不可挽回)。

  在古黟俗谚的传统文化宝库里,清代黟县古筑村人程煦的《劝世词》可谓篇幅最长的俗谚诗集了。此外,还有一些有关气象、农事等方面的俗谚,也独具地方特色。如“春怕明星,夏怕暗”;“人怕老来苦,稻怕秋里干”;“桃李开花,地里种瓜”等等,不胜枚举。

  古黟俗谚大都经过千百年的锤炼,颇富哲理和情趣。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也不乏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糟粕,这就需要通过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优秀的古黟俗谚世代传诵下去。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