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故事

古徽孝义故事

发布时间:2023-01-17 10:41:35

  □ 陈平民

  古之新安(徽州),今日黄山市,为华夏奥区。这里,山水大好,钟灵毓秀。唐五代以来,特别是自宋以降,儒风独茂,民风淳朴。中原世家大族几度南迁,不仅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更是带来优秀的传统文化。这里,是思想家朱熹的父母之邦,人们对忠孝节烈、礼义廉耻,特别讲究,践行“百善孝为先”,“不求大贵,但崇气节”。朱熹说得好,“新安山峭厉而水清激,其人务为高行奇节”。

  古徽大地,“务为高行奇节”之故实多矣,这里仅撷选三例:

  查道重孝有仁心

  南唐末年至北宋间,歙州休宁县前街出了个远近驰名的孝子,他叫查道。

  查道(955—1018),字湛然。出于官宦家庭,祖父查文徽先后仕南唐李璟、李煜,官至工部尚书,父亲查元方仕宋太祖赵匡胤,任过殿中侍御史和泉州知州。堂兄查陶,与他同朝为官,官至判大理寺。

  幼时的查道,沉稳不合群,很少言谈嬉笑,喜好接近笔墨纸砚,尚未成年就写得一手好诗词。他对父母非常孝顺。母亲患病,他亲自侍候,“经旬不解衣带”,母亲想吃鳜鱼汤,时值数九隆冬,天寒地冻,无处购买,他泣祷于河,凿冰钓鱼,终得尺余鳜鱼数尾。为祈盼母亲早日康复,他划破手臂用鲜血抄写佛经。

  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查道考中进士,受寇准推荐,被提拔为著作佐郎。他为官清廉,宽和厚道。初任河北馆陶县尉,负责收税。当时有这样的规定:赋税收不上来,有关官员要被戴枷惩戒。当然,只是戴上一会,出了门可以下掉。而查道却戴着枷下乡催缴,不仅从不接受吃请,而且首先严査富户。在果州(今四川南充)任上,有个叫何彦忠的狂徒纠集200余人造反,朝廷派人招安无果,有人主张派兵征剿。查道反对这样做,他只带几个人去劝降,并给闹事的人发放身份证明,让他们回家务农。天禧元年(1017),查道出任虢州(今河南灵宝)知州,当年秋天,当地发生了蝗灾,农田欠收。查道果断开仓赈灾,广设粥棚救济饥民,并向灾民发放麦种四千斗,开展生产自救,让万余人度过了灾荒。

  真正的清官廉吏,家中并不富有。查道出于官宦世家,但家境贫寒与穷人无别。他赴京赶考那会儿,因为家贫而没有盘缠,如果不是亲戚族人凑了三万贯钱给他,他还上不了路。可是,当他路过滑州时,去拜访父亲的朋友吕翁,不巧吕翁刚刚去世,吕家因为穷不能下葬,吕翁母兄只好卖掉女儿来治理丧事。查道知情后,拿出包袱中所有钱财给予吕翁母兄,让他去赎回女儿,又为他女儿选择女婿,出资办嫁妆。有位故人死了,也是因为贫穷,家人打算将其女儿抵押给人作奴婢,查道替他赎回女儿,嫁于士族人家为妻。

  查道同情鳏寡孤独,拯人于厄穷危难,完全出于天性,且终生如此。他少时曾在地上画了一座大宅院,说是“这宅院应该分给孤独无依靠的人住”。他当官后住在京城,休宁老家的故宅,让几个生活无依无靠的穷亲友住了,查道所得俸禄也散施随尽。康熙《休宁县志》记载,查道“在官俸入,分给宗族孤寡,为毕嫁娶者十余家,以是常匮乏”。《宋史》本传中也说他“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查道平常喜吃蔬菜素食,有时一天只吃一餐,衣服用具十分低下节俭。同朝官员中,没有谁不佩服他轻财重义的操行。

  查道仁心为质,宽厚淳正。《宋史》本传中记载了他一则吃枣留钱的美谈:有一次,查道外出巡查,路边有甜枣,随从随手摘来献给他,他按照枣的价值将钱挂在树上,然后离开。

  民间还流传一则查道义救美人鱼的故事:一次,查道出使高丽(朝鲜),途中经过一海岛,发现岛边的沙滩上躺着一个女人,他吃惊不小,心想这荒凉海滩怎会有人,叫来船工一看,发现这女人发髻纷飞,袒胸露臂,肘后还生有红色的鳍,他顿时明白了,原来这不是人,而是美人鱼。当船工们要宰杀这条美人鱼时,查道立即阻止:“美人鱼虽是水族,但通人性,千万不可妄杀生灵。”随即,让船工把美人鱼拖入海中。美人鱼得水后,频频向查道顿首,然后反身向远处游去。高丽人知道这事后,都交口盛赞大宋使节为人宽厚,不妄杀生灵,值得信任。

  金辉重孝官清廉

  位于休宁西部率水河畔的珰溪(今月潭湖镇小珰村),是京兆金氏裔人聚居的古村落。早明时期,这里出了个集孝道厚道于一身的人,他叫金辉。

  金辉(1381—1440),又名士辉。明永乐元年(1403),金辉考中举人,次年联捷成进士,授江西临江府推官,后擢升广东道监察御史等职。他一生重孝,堂正做人,干净做事,清白为官。

  金辉母亲死得早,父亲丧偶后一直鳏居。他拜官临江之后,便将鳏居的父亲接到官所奉养,莅政之余,进退跪起,称觞上寿,优游怡愉,爱敬至深。其孝行深得临江人称羡,人们都说:“贤哉,慈父孝子之萃于一堂也。”后来,父亲思念桑梓,浩然东归。返回珰溪之前,金辉请善绘画的人作了一幅《侍亲图》。金辉同年进士第一(状元)的江西庐陵人曾荣为作《侍亲图记》。金辉说:有此《侍亲图》,“朝而展之,可以视吾亲之仪容也,夕焉而玩之,可以想吾亲之辞气也。”

  金辉官江西临江府之先,府狱里的人犯多得关不下。他到任后,莅政鲜明,遇事警敏,持论正大,志行超卓,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珰溪金氏宗谱》上一篇人物小传称金辉“英声伟绩,震耀江右”。

  金辉很快被擢升为广东道监察御史。晋身谏垣之后,他的一位很有修养的堂兄金士节写信告诫他:“临财莫若廉,治繁莫若简”。这金玉良言,他谨记终生,影响终生。他居官之日,不仅没有给家里留下钱财,而且惯于以私谋公,用自家的钱办公家的事,正如时人评论那样:“廉禄不足以充时,鬻家之有以佐官。”金辉持己俭约,待人宽恕厚道,上下左右都乐意与他相处。

  因为艰嗣,金辉以长兄次子金蹇为后。金蹇是个忠厚人,继嗣后,特别是娶妻生子之后,家庭日益贫困,居所“仅草屋数椽”,“家徒壁立,不能就学”。金蹇次子亦即金辉第二个孙子,原名武安,念先祖遗绪,更名“缵”,取字“尚绪”。因为家里穷,金缵从小读不起书,长后不通翰墨,年三十七方得婚配。一个御史之家,生计寒碜如此,令人难以置信,但金氏家乘上明明白白是这么记载的。金缵生了二个儿子,一个叫金讨,一个叫金论,他们是金辉的曾孙,后来都以经商成功而驰名远近,他们继承弘扬家风和先世清白遗风,善义乐为,为家乡做了许多善事好事。

  金辉享寿仅五十九,依照古人说法,仅下寿而已,但他在有限的生命里居家尽孝道,为官重官道,待人讲厚道,集孝道、官道、厚道于一身,虽然生前两袖清风,但身后却青史留名。旧时,珰溪村头有两座矗立的石牌坊:一为“进士坊”,为明隆庆年间敕建;另一座名“绣衣坊”,明永乐年间敕建。据旧《休宁县志》记载,两座石坊均为纪念金辉而建。笔者少时亲见这两座坊,只是那时不知道是为纪念金辉而建,如今知道了,却再也见不着了。惜哉!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