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渊源

高山水街千年村

发布时间:2023-01-17 10:46:46

  □ 翟屯建

  我最早知道灵山,是因为读到康熙《徽州府志》中的一段记载:“岁以六月十八日作佛事,其夜青磷出山谷中,时明时灭,载合载分,阴崖邃壑,远近照耀,或扑之即黯然无睹,俗谓之金灯会。”灵山村就坐落于灵山与丰山坞之间,灵溪、丰溪二水交汇,顺坞而下。鳞次栉比的建筑沿溪两岸构筑,街道由一块块花岗岩条石铺就,溪上十余座石桥横跨。两岸青山,林木茂密。灵山有灵火,村落又如此秀丽,所以一直想去看看。

  2005年,由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历史档案国际比较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我也是应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筹备会议期间,东京外国语大学的臼井佐知子教授同我联系,想会后请与会专家、学者到徽州来看看,最好能找个原汁原味,未经旅游开发的古村落,于是我便想到了灵山村。在时任徽州区检察院检察长郑刚的陪同下,我们先期考察了灵山村。

  2005年,灵山村还处在深山人未知,整个村容村貌和古迹建筑还是原生态风貌,我算是比较早到灵山村考察的人员。随着灵山村名气的扩散,尤其是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开发,村里的文物古迹得到维护和修葺,面貌焕然一新,灵山村也成为徽州传统村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先后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和安徽省千年古村。绝佳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灵山村进行学术考察和参观旅游,成为徽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2016年,黄山市将名镇名村名街志编纂工作列为“十三五”期间地方志工作主要任务之一,灵山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和安徽省千年古村,自然而然被列为名村名镇志编纂重点村落。2017年《灵山村志》编纂正式启动,2020年8月,村志总纂稿完成,我有幸成为最早读到《灵山村志》的成员之一。同年10月召开《灵山村志》评审会,我给出的总体评价是:“政治观点正确;体例完备、合理,符合村志特点;内容丰富,突出了灵山村的特色;语言简洁、流畅,符合志体。是一部比较成熟的村志。”当然在评审会上我也指出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希望能够更上一层楼。《灵山村志》终于出版了,拿到书后,觉得志书又有了很大提高,更对编写村志的编辑们精益求精的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

  《灵山村志》很好把握住了村志的特点,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详略得当,该详的详,该略的略。《灵山村志》属于行政村志,有些村志,总是把行政村与自然村混淆在一起记述,读者往往不清楚行政村与自然村的界限。《灵山村志》单列“自然村落”一节,具体记载了灵山、里村、里塘、上村、舍源、山后、罗祁段七个自然村的概况,使行政村与自然村的界限一目了然。中国属于传统农耕社会,作为村级基层单位,村志记载当地农耕特色非常有必要。《灵山村志》记载农耕生产作物种类及水塘、堨坝、水碓等水利设施,尤为详细,并将“灵山贡米”单独附载,突出地方品种。

  在突出地方特点方面,《灵山村志》做得非常出色,其中宗族管理、古迹名胜、民俗风情等章节,地方特色明显。单列“灵山奇观”一目,将灵山灵火的来龙去脉介绍得清清楚楚,澄清了笼罩在“灵山灵火”上的神秘面纱。“谜语”一目中辑录的月亮地里戴伞(挡月,谐音“棠樾”)、吃饭不用筷(钳口,谐音“潜口”)、棒槌打老公(欺男,谐音“溪南”)、高山顶上撒尿(淋山,谐音“灵山”)等内容,将灵山村附近村落名作为谜底,很有意思。古地名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和游子乡愁的寄托,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灵山村志》单独设“古地名”一目,记载了灵山村26个古地名,也是非常有见地。

  在史料的搜集上,志书的编辑也是颇费了一些功夫。明代开国功臣、韩国公、中书左丞相李善长,史书一般记载为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灵山村志》通过搜集史料,证明李善长是歙县狮塘人,曾经在灵山村读书,并留下诗词、史迹。其中《教育》一章中记载李善长在灵山石山精舍馆读书;《故事传说》中记载《李善长与灵石》的传说;《艺文》一章中从《潨川足征录》一书中辑录李善长写的《灵金山寺》诗、《灵金山关灯疏》,明代许楚写的《李韩公外传》(见《青岩集》);《名胜古迹》一章中记载李善长书写的“天尊阁”匾额、李善长撰文的《观音殿》碑、李韩公读书台;《杂记》中辑录有许承尧《歙事闲谭·唐白云李韩公佚事》等等。《灵山村志》对李善长史料的记载,使徽州历史上的名人又多了一位明代开国丞相,其功甚伟。

  在记述方式上,《灵山村志》准确把握住了地方志的文体,直接、朴实、准确。直接,就是直接记述,不发议论,寓观点于叙事之中,同时也不掺杂解释性语句。朴实,就是没有形容、描写、抒情、衬托、渲染、夸张、想象、设想、评论等之类的夸饰之词。准确,就是没有概念不清或失实的语词。直接、朴实、准确,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由于直接记述,避免了议论、推理、说明、解释、分析之类的虚语,使文字更加精炼;直接记述又可以避免滥加政治性定语和褒贬之词,使文字更加准确;不用形容、描写、抒情、衬托、渲染、夸张、想象之类的夸饰之词,又为语言准确奠定了基础,为直接记述开通了道路。《灵山村志》的记述风格值得地方志工作者借鉴。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