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艺术投资

打锡

发布时间:2023-01-20 13:26:28

  □ 许安斌

  跑遍黄山市三区四县,走过安徽江南江北,已很难见到打锡这门民间手艺了。歙县杞梓里镇齐武村有个叫应苏明的人,他就是付出毕生精力保护传承了中国民间打锡这项非物质文化绝艺,而受到人们敬佩的人。

  50多年前,应苏明一直操守打锡这门手艺不离不弃。从少年、青年到壮年的全部人生“痴迷永不悔,绝艺得新生”,使徽州乃至安徽的打锡这一民间传统技艺得到保护传承。来到应苏明的打锡铺,见桌上摆的,台中放的,柜里藏的,壁上挂的,地上堆的,全是他亲手千锤百敲出来的细致精巧的锡器。看上去应苏明举止稳重,朴素实诚,且现已65岁,竟能心细眼明,脑灵手巧,打出那么多那么好的锡器,叫人有点难以相信。而且他从事打锡工艺几十年,打出上万件锡器,而成为华东声誉鹊起的锡器制作艺术家,中国民间打锡工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

  打锡,在中国民间原是“十大匠人”之一。打锡业在应苏明父亲那代就已濒临失传了。才15岁的应苏明,人小志气大,明白了已在中国传承了1200多年的“十大匠艺”的打锡业,岂能在他这代人中灭绝的大道理。他寻访散落在民间祖辈们打造的各种锡器,左看右看细端详,里里外外探究竟,耐心琢磨练手艺,一直探索了5年多。到20岁时,他已经从模仿,进入试打阶段,并由小到大,由易再难,先简后繁,经粗达细。又是一个3年多的磨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手艺日益精进,作品神韵自现。

  打锡行业,不比砖工、木工、石匠、竹匠、铁匠、漆匠等行业。打锡从熔锡刻模、到灌板剪块,描图设案,再经敲坯打磨,修图改版,磨光题款等几十道工序流程。要想将打锡手艺完完全全学到手,并有所创新发展,并非易事。应苏明懂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他注意观察其他“敲、打、雕、刻、剪、画、描”等手法与技艺。这样,又经一个5年“求真求美求精”的过程,使他胜任了各种锡器的打造。这些年来,应苏明在每一件锡器的制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灵秀气韵,吸收各家手工技艺的长处。同时在接受上门定货,外地承接和展销中,秉承工艺的美德,诚信,将“良心、决心、信心、诚心”融为一体,成为黄山市锡器行业第一家,使“非优不出,诚信为本”广为传扬。他的一把“龙图案”锡壶,为求妙品,先后修改敲制10多次,终成“千锤百敲”之精品,以2万元出手给上海一高龄收藏名家。创新无止境,只有精益求精。应苏明又将徽雕、新安画、西方油画艺术运用于锡器的制作之中,从而使锡器深含徽文化的艺术神韵,更加吸引了众多名人大家的追求,使锡器走出黄山,冲出安徽,进入江苏、浙江、上海等20多个省市,并为国外收藏家、艺术家看好。

  风雨几十年,应苏明传承打锡,使民间打锡这一行业枯木逢春,从严冬走进春暖花开。他的打锡手艺已达到“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境界。但知晓他的人多在本市本省,外地外境很少。当地工商部门帮助他亮出“独家祖传打锡铺”的招牌,请著名书法家黄澍(已故)写了“民间瑰宝”的匾额,极力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又通过网络进行宣传。

  从打造一般日用工艺品,进而打制陈列品,单价也由几十元、几百元,提升到几千元、几万元。产品也从黄山到合肥,到上海,去江浙,并销往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屯溪一茶楼每年特约专制茶叶罐100多只,上海一客户登门求宝,请他打制一只“龙凤宝鼎”,应苏明八改图稿,七次重制,用一个多月才完成。客人看了叫好不迭,给了3.2万元,高兴而去。浙江宁波,本是手工制作工艺享誉全国之地,当地两位手工工艺制品收藏家,却舍近而求远,专程找到应苏明,以6000元高价,选了两只小小的茶叶罐。广州一著名收藏名家,早打电话,夜发帖子求购定货,因一时排不上号而不甘心,亲自赶到应苏明打锡铺,干脆住进应苏明家,早求晚催,盯着应苏明一锤又一锤,一天又一天,打了两对“双龙捧月”烛台,每对3500元。北京一位80高龄锡器古玩收藏家,为求一件特别精致,既细巧更典雅,并极富创意的摆设锡器,跑了7省200多个县市,才在黄山找到了应苏明,他说,“奔波几年好辛苦,终得神器真开心”。

  已步入老年的应苏明说:原先歙县有几十家专业打锡铺,加上走村串乡的打锡挑,不下百家,如今仅他一家。他不愿自己成为“最后一家打锡铺”,也不愿意自己是“最后一位传承人”,因此,他已着手从许多青年人中物色了一批有志向的人,将自己的经验悉数传给他们,让他们有能力有技艺好好接上班,使民间绝艺——打锡业后继有人。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