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湘西概况

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2015-10-10 09:59:51

    一、地理环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东部、东北部与湖南省怀化市、张家界市交界;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接壤;西部与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毗连,西北部与湖北省恩施州相邻,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地势南东低、北西高,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第二阶梯之东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可分为西北中山山原地貌、中部中底山山原地貌、中部及东南部低山丘岗平原地貌区,最高海拔1737米,最低海拔97.1米。

  二、土地面积

  【地域概貌】 湘西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地之中,位于湖南省的西部边陲。总土地面积为15462.0平方公里,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山区。全境地域环境复杂,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社会基础设施薄弱,土地经济密度较小,属“西部大开发”的贫困之地。

  【二调数据】 湘西州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下简称“二调”)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安排,依据国家技术规程和省若干规定,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土地调查数据已经出台。从全州数据汇总来看,土地利用总体演变趋势符合湘西州社会经济发展势态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情。土地利用总体向合理方面转化,利用效率逐步提高,推进了湘西州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但从某些数据上看,也存在不够乐观的方面。一是以建设用地为主的高精度、高效益的用地类型仍远远低于发达地区;二是土地后备资源逐渐减少;三是耕地撂荒现象日趋增长。

  【各类土地利用现状及演变情况】 从“二调”土地利用数据和历次调查数据对比来看,湘西州八个土地利用类型(一级分类)呈现四增四减的现象,即:园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和水域用地递增,耕地、林地、草地和其它地类的日趋减少。2009年末耕地面积有2608500亩,与历次调查确认数(按二调口径修订数)对比,均有较大减少。减少的主要去向是退耕还林、农业结构调整(耕改园)和建设占用。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湘西州以椪柑为主的园地开发得到长足发展。园地由详查(1995年)25.6万亩增至目前的106万亩,净增80余万亩,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较大的作用。林地总体面积虽呈减少趋势,但内衔结构得到了加强。林地面积由前期(1995-2008)的1180万亩,到2009年增至1200余万亩、疏林和未成林造林地由详查的197万亩增至目前319万亩,造林地明显增加。尤其是原生态脆弱的花垣、凤凰两县林地比重由46%提高到59%,增加13个百分点,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八百里绿色行动”的推动下,绿色生态州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完成人工造林6.4万亩,封山育林5.3万亩,全民义务植树524.9万株,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80个,完成补植补造67.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6.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开发”政策的实施,湘西州交通、城镇村及工矿等建设用地有了明显增加。建设用地由详查的53万亩,增至二调时81万亩,尤其是近五年来基础设施用地净增23万亩,有效地改善了湘西州交通闭塞,城镇化落后的局面。2010年,全州建设占用耕地270.64公顷。以河流、水库、坑塘为主的水域用地有一定的增长,该项用地面积由前期的41万亩增二调时的44万亩,增加3万亩,提高了水域用地能力。其主要用地方面是拦河建库增加了水域面积。如碗米坡水库、五强溪水库等基本改了酉、沅二水在湘西州流域面貌,水面一度扩展,利用率增大。由于耕地补充、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等用地的需要和土地利用率的不断提高,以草地为主的其它地类面积逐年减少。现有该地类面积1352649.3万亩(其中草地870221.7亩、田土埂443529.8亩)较详查比较减少424732.3亩(详查1777238.6亩)。从总体数据来看虽有一定的后备储量,但从质地而言地块分散,条件较差,存在一定的开发难度。

主办单位:湘西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