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湘西概况

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5-10-10 10:00:36

  2013年,湘西州按照“五大建设”、“四个湘西”、“两个率先”的总体思路,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抓投资、上项目、调结构、保民生,狠抓经济增长点,破解发展难题,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州实现生产总值418.9亿元,增长4%;财政总收入50.2亿元、财政总支出170.5亿元,分别增长4.8%、13.5%;固定资产投资271.5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4亿元,增长13.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6466元、5260元,增长8.4%和12.4%。

  (一)基础设施继续改善。交通建设有重大突破,完成投资100.8亿元,增长152%,创历史新高。凤大、张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龙永、永吉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张花高速三条连接线开工建设;完成干线公路改造377公里、农村通畅工程1510公里,建成农村客运站36个、招呼站555个;黔张常铁路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进展顺利。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在全省率先启动“五小”水利工程,完成107座小Ⅱ型病险水库治理,古丈古阳河水库建设稳步推进,花垣吉辽河、永顺中秋河水库开工建设,城市防洪、灌区续建配套、水土保持、中小河流治理得到加强,新解决18.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电网和信息化建设提速,建成高低压线路2600公里,完成280个村农网升级改造,农村数字电视工程、电子政务平台、“数字湘西”建设加快推进。同时,全力争资上项,一批重点项目获得国家、省支持。

  (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矿业整治整合成果得到巩固提升,东方矿业、三立集团、太丰集团、丰达科技、金天铝业等一批企业扩能项目加快实施。园区经济开始发力,湘西经开区发展来势好,吉首、泸溪、花垣、保靖等园区建设扎实推进,龙山、凤凰、古丈园区晋升省级工业集中区。生产要素协调服务得到加强,争取和落实电价补贴8324万元,为“两民”企业落实贷款贴息7771万元。特色农业建设稳步推进,柑橘品改提质、茶叶品牌建设、烟叶扩面、猕猴桃和百合培管、畜牧水产养殖等有新成效。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63个,州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11家。战胜历史罕见严重旱灾,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全年粮食总产量82.5万吨,完成粮食、生猪储备任务。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游客23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4.9亿元,分别增长23.2%和37.5%,成为全国旅游高增长地区。凤凰被列入全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平稳完成门票制度改革,凤凰旅游提质项目进展顺利。矮寨大桥上榜世界十大非去不可新地标,矮寨吉斗寨游客服务中心、谷韵绿道1号线对外开放,乾州古城品位不断提升。芙蓉镇、边城茶峒、里耶古城等景点加快建设,芙蓉镇景点圈经营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矮寨奇观、红石林晋升国家4A级景区,老司城被确定为2015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唯一项目。举办了吉首国际鼓文化节、首届凤凰边城音乐节、中国凤凰第六届世界围棋巅峰对决赛等重大节庆活动,“神秘湘西”旅游品牌不断提升。

  (三)城乡面貌有新变化。全州城镇化率达38.8%,提高1.2个百分点。城乡规划得到加强,完成湘西经开区扩区规划、8县市城区总规修编,乡镇、村庄、特色村寨规划编制进展顺利,保护整治特色民居6195户。城镇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州府新城四路两桥、河西路网、州行政中心、武陵国际汽车城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乾州新区提质、老城区改造有新成效,7个县城、30个重点城镇有新变化。城乡同建同治成效显著,群众思想观念得到转变,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城乡卫生状况明显改观。“查非纠违”力度加大,查处了一批违法占地、违规建设等行为。文明交通安全大整治行动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持续好转。“绿色湘西”工程全面启动,完成重点工程造林18.5万亩,保靖白云山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首矮寨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加强,关闭重金属污染企业68家,全州城区饮用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保持全省前列。

  (四)民生改善力度加大。全州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10亿元,增长13.5%,占财政总支出的64.6%。扶贫开发加快推进,争取和整合相关资金,实施了一批扶贫项目,启动了第二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展了单位、干部结对扶贫,中高海拔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重点移民村扶贫开发有新成效,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2.8%。落实16万人移民直补政策,移民避险搬迁7526人。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就业培训5.2万人,全州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65.5万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新增城乡低保10.7万人,38.5万人得到医疗救助,基本养老、医疗等保险扩面加快,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3万户,建成保障性住房2.1万套,发放公积金贷款6.8亿元。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州校合作、农村科技服务、科技特派员支农工作扎实开展。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完成4.1万平方米的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52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全面启动36所租借民房的村小及教学点改造,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6.6万人,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实现食堂集中供餐,湘西职院和县市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有新成效,州人民医院、州中医院建设稳步推进,吉首市、泸溪县人民医院扩建工程投入使用,完成24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重大疾病防控、卫生监督、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吉首市、花垣县成功创建“国优”,5个县市及34个乡镇计生服务站(所)被授予全省“四优一满意”称号。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武陵山(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进展顺利,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开展了“欢乐潇湘•乐在湘西”等群众文化活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新发展,我州被国家民委确定为首批“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竞技体育成绩显著,我州体育健儿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共夺取12枚金牌。

  (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效,取消和下放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州政务服务中心增设21个窗口单位,进驻单位达54个。土地申报和储备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州报批用地项目100个、833公顷,新增土地储备1.4万亩。金融改革有新成效,引进了华融湘江银行,吉首、古丈、凤凰农村商业银行挂牌运营,搭建了州交通建设投融资平台,吉首华泰公司债券发行工作进展顺利,去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29.2亿元、259.2亿元,增长15.3%和16.3%。财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推行了国库集中支付、“营改增”、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土地确权颁证稳步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新进展,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巩固完善,龙山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国有资产经营和监管体系逐步健全。基层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夯实基层基础。招商引资有新成效,新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2个,全州招商引资138亿元,增长21.6%,引进华电、神华等战略投资者合作开发页岩气资源,中铁二十五局、华润集团、深圳湖南商会等央企、协会与我州开展对接合作,国盛商贸城等重大招商项目落户我州,步步高新天地商贸综合体建成开业。市场建设得到加强,完成22个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对外贸易加快发展,全州实现进出口总额1.78亿美元,增长18.2%,湘西海关、检验检疫、公路口岸建设有序推进。对外交流有新成果,与俄罗斯乌兰乌德市签署了友好城市关系意向协议。

主办单位:湘西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