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旅游,是旅游的一个领域,阜新是一个工业化显著的城市。在工业的发展历史中,它留下了海州露天矿和孙家湾万人坑等诸多工业遗产。
海州露天矿距市中心3公里处。该矿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公里,现垂深320米,负海拔175米,总面积30平方公里。站在该矿调度大平台上,远眺医巫闾山,山势逶迤,绿色葱葱,宛若一条巨龙盘亘于露天矿南缘。若天气晴朗,俯瞰剥采现场,机车轰轰而过,尤如儿童玩具火车穿梭不止;大型电镐上下飞舞,滚滚原煤如飞爆而泻。月光皎洁之夜,海州露天矿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串串灯光层层叠叠,机车驶过若隐若现,仿佛一个巨大的光环笼罩着神秘的矿山。海州露天矿的煤炭生成于中生代,大规模的地质变迁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动、植物化石标本,深入剥离现场,你会时时发现一些令人叫奇的鱼、鸟、树的化石。畅游海州露天矿,既可领略曾是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的风采,同时也能领略现代化煤炭生产的壮观场面。置身其间,游人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秘而惊叹,也不得不为阜新人的壮举而自豪。
阜新万人坑始建于1940年4月,占地面积203880平方米,是日伪统治时期埋葬死难矿工的基地,是日本侵略者残害矿工所犯滔天罪行的铁证。1995年4月11日,万人坑被阜新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和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阜新煤田从1897年发现再到1948年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阜新煤矿工人经受了帝、官、封三座大山的重重压迫,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武装侵占了全东北。从此开展了对全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在这14年中,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大东亚圣战,对阜新煤矿实行了疯狂的“人肉开采”政策,仅从1936年至1945年这10年间就掠走近3000万吨煤炭资源,同时,也造成了数十万矿工的死亡。日寇为埋葬日益聚增的死难矿工,于1940年前后在矿区附近设立了四大满炭墓地,各墓地埋人成千上万,矿工就叫它“万人坑”。孙家湾万人坑就是其中的一座,解放后,在这座万人坑的东坡和西坡发掘出两座遗骨坑。东坡的一处为“抗暴青工遗骨馆”,埋葬的是反抗日伪黑暗统治,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惨遭日寇屠杀的爱国青年矿工137人。其中,有1942年9月2日发生在新邱下菜园子、震惊日伪当局的“特殊工人大暴动”部分牺牲的战友就埋在这里;西坡的一处为“死难矿工遗骨馆”,埋了大约300多矿工,他们在日寇法西斯统治和封建把头的非人折磨下,有的在坑下被冒顶砸死,瓦斯熏死,有的冻死、饿死、病死,有的被活活打死,更有甚者被活埋在这里。这两座遗骨馆只是万人坑的一个缩影,它真实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煤矿工人的悲惨生活。万人坑的堆堆白骨,述说着矿工的苦难悲歌,控诉着帝、官、封三大敌人的罪恶。它是历史的见证,将永存史册。
阜新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辽宁省阜新市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