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东方中心,包括海棠摩崖和瑞应佛光两个层面的内容。海棠山摩崖造像(俗称喇嘛洞)位于阜新市东南,坐落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境内,距市区22.5公里。其以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石刻造像堪称中国一大奇观,199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摩崖造像在海棠山游览区内,这里风景秀丽、山势险峻、峰峦叠障、松柏青翠、古松参天、怪石嶙峋,野生杜鹃和奇花异草与精美神奇的摩崖造像互相辉映,别有情趣,更为独具特。这些造像无论工艺、刀法,还是造型、彩绘,都是宝贵的艺术珍品,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杰作,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瑞应寺,蒙古族人称“葛根苏木”,俗称喇嘛寺,建于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到康熙四十四年初具规模。皇帝赐满、蒙、藏、汉四种文字“瑞应寺”匾额。该寺历经三个世纪的建设,筑有大雄宝殿、祈愿殿,活佛宫,四大扎仓和外五庙,并有万万佛林环立于寺区的传经道。在方圆十余里的山谷中,遍布楼台殿阁,松柏参天,寺院错落,街道纵横,布局合理,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喇嘛寺院,其间有六代活佛相传,实行了政教合一的理体制,最兴盛时期喇嘛达八百多户,三千多名,与普安寺并列称藏传佛教东方中心,民间素有“东藏”之称。七世活佛洛桑义稀成来坚措经国家宗教局批准,于1997年坐床。该寺香烟燎绕,佛光、诵经声、钟声、经箱乐曲和法舞又重新传出。这一佛教圣地如今辟为阜新市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阜新市台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