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策规划

阜新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文本)

发布时间:2014-07-16 16:41:59

  背景分析

  一、阜新旅游业发展自然基础情况[d1]

  (一)自然地理情况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位于东经121.01~122.55度,北纬41.41~42.51度之间。北为科尔沁沙地(连接通辽),东接辽河平原,西靠热河山地,为辽河与大凌河流域上中游浅山丘陵区域,区域总面积1554万亩。主要山脉有乌兰木图山、骆驼山、大青山、伊马图山等。主要河流有绕阳河、柳河、 牛河、大凌河、细河、秀水河等。阜新属北温带亚温带亚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7.6度,年均降水量481毫米,地面蒸发量1789毫米,无霜期154天。

  (二)行政区划

  阜新市共有5个辖区:海州区、细河区、太平区、新邱区、清河门区,2个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

  (三)人口民族

  总人口1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万人。阜新境内有汉、蒙、满、回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有27万人,其中蒙古族达到20万人,占总人口的11%,是我国蒙古族较集中的地区。

  (四)道路交通

  境内交通便利,铁路大郑线、新义线铁路从区内通过,铁路总长54.11公里,设有20多个站点。阜新火车站是国家一等站,有直达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承德等地的旅客列车。公路101国道、304国道、沈阜公路、阜锦公路、沟奈线贯穿全境;距锦州港110公里,营口港200公里;阜锦高速公路、沈阜高速公路均已开通,从沈阳桃仙机场到阜新十分便捷(因此,尽管阜新没有机场,但是到沈阳机场的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车程)。

  (五)文化历史

  阜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民俗事项。从新时器早期就有查海人生活在阜新,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村”。在中国历史上,阜新属边塞地区,只有少数年代归中原王朝直辖,多数年代是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的管辖地,在阜新地区,除汉族外,先后有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等民族活动于此,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相互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舞台,也保留了多民族文化的遗迹。

  然而,上述一切只留下些许痕迹,阜新真正值得骄傲的历史是新中国“一五”时期开始的现代化工业建设,这奠定了阜新中国重工业城市的格局。

  二、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

  (一)全球和我国旅游业处于大发展中

  二战后,国际旅游业一直保持极高的增长速度,在八十年代国际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估算,2005年全球旅游业总收入超过6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的10%的比重。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增长迅速,2005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是1978年的100多倍(111倍),国内旅游收入是1978年的近300倍(287倍)。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已经达到7686亿元,大约相当于当年GDP的4.2%。

  (二)地区旅游业的格局是可变的

  旅游业的地区分布格局与其他基础产业具有重大差异,旅游业的地区格局是比较容易变化的。焦作等地旅游业发展的历程雄辩地说明,旅游业相对落后地区只要找到增长点,就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扭转落后面貌,甚至成为崛起的明星旅游地。

  (三)旅游业是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

  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其产业关联度较高,带动效果较为明显,据分析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为24个,间接相关产业高达124个,因此,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东三省和辽宁旅游业的背景

  (一)东北旅游业的大发展

  2005年东北三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243.8亿,相当于区域生产总值的7.2%,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9.1%,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16.2%。而同期我国旅游业在GDP中的地位仅仅为4.2%,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地位仅为10.4%。因此,东三省旅游业在当地经济中的作用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5年辽宁和吉林的旅游总收入增速都超过20%;同期,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增长速度为12.4%。这说明东北旅游业,特别是辽宁旅游业大有后来居上的发展趋势。

  (二)辽宁旅游业进入高速增长期

  “十五”期间,辽宁省旅游业累计收入达到2470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74%。截至2005年,辽宁全省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130万人次,同比增长20.6%,排名全国第9位;旅游外汇收入7.4亿美元,同比增长21.3%,排名全国第7位;国内旅游收入674亿元,同比增长28.6%;全年旅游业总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28.1%。由此可见,辽宁旅游发展速度极快,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期,这个发展期将以高速度为主要标志。

  沈阳—大连—丹东的“金三角”黄金旅游热线,是辽宁的旅游拳头产品,受到国内旅游者及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旅行商的青睐。86%的国内游客和98%的国外游客均集中在“金三角”黄金旅游热线上。

  四、沈阳都市圈形成,旅游协作加强

  2005年4月7日,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七城市的市长相聚沈阳,共同签署《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合作协议》,重点选择在交通、商贸、金融、信息、旅游等领域加强合作,以构架都市圈发展的网络体系。协议重点考虑都市圈的产业分工与规划布局调整,其中都市圈的旅游资源重组与旅游网络建设是该都市圈的重点内容之一。

  沈阳都市圈七个市总面积占辽宁省面积近一半,聚集了50%以上的人口。“大沈阳经济圈”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是重化工业的脊梁地带,2005年经济总量占辽宁省的64%,占东北三省的30%。同期沈阳都市圈的旅游业旅游总收入相当于辽宁旅游业总收入的53%。

  而阜新是距离沈阳都市圈最近的城市,2005年阜新已经提出加入沈阳都市圈的“7+1”方案。

  五、城市转型: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d2]

  (一)阜新资源枯竭的阜新

  1.曾经辉煌的“煤电之城”

  阜新是我国著名的煤电之城,长期以来,煤炭产业无可争议地成为阜新的重要支柱产业,从1949年到1988年仅阜新矿务局系统,累计上缴国家税金5.38亿元。从新中国成立到2000年底,阜新累计发电1500亿千瓦,生产原煤5.3亿吨,用60吨卡车装煤排列起来,可绕地球4.3周。

  2.资源枯竭的苦果

  ◆ 地方经济缺少支点

  由于煤炭资源枯竭,地方经济缺少了支撑,1996年到2000年,阜新市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2.7%,比中西部地区还低,2001年以来,阜新市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个人可支配收入、人均商品零售额等指标均位居辽宁省末位(倒数第一或第二)。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在辽宁省是倒数第一名,连续两年增幅不到1位数,比西部地区还低2.2个百分点。

  ◆ 下岗职工的问题

  阜新市失业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涉及家属共计50余万,全市近20万人处于月收入156元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占市区人口的25.4%,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警戒线”。

  ◆ 内需严重不足的问题

  阜新2005年城乡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为6656元,人均支出为5413.7元;农民纯收入为3090元,而支出却为3228元。内需严重不足,2005年阜新社会商品零售额仅为58.32亿元(1~11月),在阜新14个地级市中排名倒数第二。[1]

  ◆ 地方财政收入不足

  2005年的财政收入才5.84亿元[2]。在辽宁14个地级市中排名最后,抵不上很多地区的县。而同期阜新的财政支出则为27.76亿元,财政赤字20多个亿。由于地方财政资金不足,很多问题不得不依靠中央和省的资金。

  ◆ 煤电之城的遗留问题

  目前阜新市共有13个沉陷区,总面积达101.4平方公里,有2.7万座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1.52万座处于危房状态,涉及居民2.9万户、7.8万人。据分析,阜新市的灾害治理需要资金量非常大,仅海州矿的灾害治理就需要至少6个亿的资金,阜新地区与矿业相关的灾害治理需要资金在10亿元以上。

  建国以来,国家对阜新的投资88%投在了煤电上,地方工业、农业、教育合起来为12%。[3]单一的投资结构造就了阜新单一的经济结构,也酿成了阜新现在的困局,要解决阜新的问题,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二)处于社会经济转型中的阜新

  阜新是我国重要的煤电基地,从新中国成立到2000年底,阜新累计发电1500亿千瓦,生产原煤5.3亿吨,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煤炭资源逐渐枯竭。1996年到2000年,阜新市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2.7%,比中西部地区还低,2001年以来,阜新市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个人可支配收入、人均商品零售额等指标均位居辽宁省末位(倒数第一或第二)。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在辽宁省是倒数第一名,连续两年增幅不到1位数,比西部地区还低2.2个百分点。

  新世纪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中央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东北振兴等非常重视,阜新已经被确定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试点。

  (三)阜新社会经济转型的成果

  阜新从2001年开始进行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核心的社会经济转型,到2003年取得阶段性成果:GDP增幅为20.4%,增幅居全省第一。2005年GDP达到创历史记录的143亿元,从2000年以来保持年均增长17%的高速度,高于国家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

  (四)阜新深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但阜新社会经济转型也存在一定的危机,主要是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2005年,阜新三个产比重为25:34:41,同期我国三个产业比重为12.4:47.3:40.3,阜新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居然高于全国水平的一倍!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雄辩地证明,社会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化的过程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寻找第三产业发展的增长点对于阜新社会经济转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阜新旅游业现状

  一、“十五”以来旅游业简单回顾

  (一)旅游业取得的成绩[d3]

  1.旅游综合实力日益增强,旅游收入稳步增长

  到2005年,已有开放旅游景区15处、星级酒店16家、旅行社33个,年接待能力达到百万人以上。其中,海棠山景区为国家3A级景区,大清沟、瑞应寺、乌兰木图山、三塔沟为国家2A级景区,东郊湖为国家A级景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3.1万人。200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5.17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5%以上。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417.7万人次,比“九五”时期增长74%。2005年全市旅游收入增长18.4%,比“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高出3个百分点。

  2.旅游品牌初步得到市场认知

  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优秀景区和优秀旅游食品评选活动,“八大美食”、“八大美景”具有了一定的市场认知度。2005年,全市重点推出了“瑞应寺佛教圣地、海棠山摩崖造像、蒙古包民族风情、大清沟大漠林海”四条旅游精品线路进入市场。利用沈阳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有利时机,在沈阳召开阜新旅游产品推介会,两地旅游社签订互换游客协议60余份。创办了“中国·阜新首届玛瑙节”,推介阜新旅游产品。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扩大了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增强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3.重点项目初步获得突破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推进的原则,加大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力度。“十五”以来,累计投入旅游开发资金7000万元,其中海棠山、瑞应寺、大清沟景区分别投入2407万元、1430万元和161万元。大清沟综合开发、温泉度假村、蒸汽机车游乐园项目被编入省旅游局招商引资项目库。孙家湾“万人坑”被列为省重点红色旅游项目,十家子玛瑙城被列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玛瑙雕刻、麦饭石制品等旅游纪念品被评为全省十大旅游纪念品。

  4.旅游服务进一步优化,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

  大力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加强行业内部自律,进一步规范了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业健康发展。“十五”以来累计培训旅游从业人员3500多人次,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

  (二)旅游业的不足[d4]

  1.旅游业总体规模还弱小

  十五期间(2000年~2005年)阜新旅游业摆脱了1998年以来的连续两年负增长,年均增长达到18.1%的水平,但其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23.58%的水平,这使得阜新旅游业在辽宁省旅游业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到2005年阜新旅游业占全省旅游经济中的比重仅为不到1%(0.77%)。在全省中处于末游地位。

  2.旅游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低下

  尽管阜新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最后,但2005年阜新旅游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更低,仅为3.65%,不仅低于全国4.2%的水平,更低于东三省7.2%的水平。旅游业在阜新经济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旅游业总体管理水平滞后

  阜新旅游产品开发处于原始状态,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级4A景区;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还缺乏必要的措施;旅游接待设施中最重要的宾馆饭店档次还很低,至今没有五星级宾馆,四星级宾馆仅有1家,三星级宾馆仅有4家;旅行社尽管仅有31家,且主要工作不是引进旅游者,而是向外输送旅游者;阜新市内的旅游交通微循环还比较差,很多通往景区的道路年久失修,交通工具匮乏。

  4.核心旅游品牌缺乏

  阜新旅游业最大的问题是阜新旅游业没有亮点,尽管这些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宗教旅游,但是由于这些资源品位本身的限制,难以成为全国旅游业中的亮点。

  5.旅游管理体制落后

  在旅游管理体制上,尽管从  年就组建了旅游局,但是多年来形成的旅游业多头管理的局面并没有因此扭转。

  二、旅游业对于社会经济转型的意义和作用[4][d5]

  首先,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不仅产业规模大,而且极具发展潜力;

  其次,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其产业关联度较高,带动效果较为明显,据分析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为24个,间接相关产业高达124个,因此,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三,旅游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且各种人员,包括下岗人员都可以在旅游业就业;

  第四,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必将促进以城市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阜新解决城市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旅游业的地区分布格局与其他基础产业具有重大差异,旅游业的地区格局是比较容易变化的。焦作等地旅游业发展的历程雄辩地说明,旅游业相对落后地区只要找到增长点,就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扭转落后面貌。

  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对于阜新社会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旅游业是阜新以发展第三产业带动社会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方面。

  阜新发展旅游业的竞争力分析及意义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5]

  (一)阜新旅游业资源条件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将旅游资源分为两大类: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其中自然景观类包括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和气象气候与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类包括遗址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和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共计8个主类,34个亚类,181个旅游资源基本类型。(见附表一)

  从对资源的评价上我们可以看到超过50分的有:海州露天矿(83)、海棠山风景区(74)、瑞应寺(73)、大清沟(60)、万人坑遗址(59)、章古台沙地森林公园(59)、圣经寺(58)、乌兰木图山(57)、三塔沟生态旅游区(52)、张三丰故里(52)、千佛山景区(53)。这些旅游资源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宗教旅游资源。

  (二)阜新发展旅游业的三大卖点

  根据上述分析,阜新旅游业发展的独特性卖点为:

  ★ 以海州露天矿为核心的工业遗产旅游——黑色旅游资源

  ★ 海棠山和瑞应寺为核心的藏传佛教旅游——黄色旅游资源

  ★ 以大清沟为核心的自然生态旅游——绿色旅游资源

  (三)阜新旅游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分析[6]

  1.阜新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分析

  市区主要集中分布级别最高的工业遗产类资源,阜蒙县以藏传佛教相关资源为主,彰武县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三类资源在地域上形成以海州露天矿及相关工业遗产所在的市区构成的中心,和以宗教资源为主的阜蒙县和以生态资源为主的彰武县构成两翼的样式。或可用飞机模型来表示。

  2.阜新市旅游资源的层级结构分析

  海州露天矿为唯一的四级旅游资源,瑞应寺、大清沟、海棠山3项为三级旅游资源,三级以下旅游资源共计27项,形成了以海州露天矿为塔尖的金字塔结构。

  3.周边竞争性态势分析

  阜新周边区域,主要是指辽宁省内的3A级以上景区划分为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宗教旅游产品、历史遗迹类产品、生态度假旅游资源和其他类旅游资源四类。(详见附表二)通过分析可以看出:A工业遗产类旅游产品在辽宁省内甚至更大区域内存在巨大市场空白,目前没有同质产品的存在,市场潜力巨大;B阜新周边区域内,生态度假类旅游产品竞争极为激烈,形成大片红海;C历史遗迹类旅游产品虽然较多,但反映新中国五十年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旅游产品不多;D宗教旅游产品较少,但事实上辽宁省内庙宇众多,这反映出宗教类资源形成旅游产品的困难性。

  (四)阜新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1.核心竞争力

  根据上述分析阜新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工业遗产旅游

  2.核心竞争力与其他重点旅游资源的关系

  阜新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是:以工业遗产旅游为动力核心,以生态旅游、宗教旅游为两冀的飞机模型格局。在这个格局中,在国内率先启动工业遗产旅游市场,抢占先机,并跳出区域内常规旅游产品的激烈竞争格局,走入蓝海;同时,带动生态旅游和宗教旅游的全面发展。

  二、以工业遗产旅游为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一)工业遗产旅游(简单的介绍和概念引入)[7][d6]

  工业遗产(industrial heritage)的概念源自工业化最早的英国,脱胎于工业考古学(industrial archaeology),并以此发展出工业遗产旅游(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根据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简称TICCIH)的定义,“工业遗产由工业文化的遗留物组成,其拥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建筑价值和科学价值。包括建筑物和机器设备、车间、磨坊、工厂、矿山和加工精炼场地、仓库和储藏室,包括能源的生产、传送、使用和运输场所,还包括相关的地下构造物,除此之外,与工业相联系的社会活动场所,比如住宅、宗教朝拜地或者是教育机构也都包含在工业遗产范畴之内。”(TICCIH,2003.7)。[8]

  我国从2006年开始认识到工业遗产的价值,国家文物局首次公布了9处工业遗产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正处于工业遗产旅游大发展的前夜。[9]

  以工业遗产为核心发展的旅游业为工业遗产旅游。

  (二)阜新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东北振兴的意义[10]

  首先,工业遗产旅游是阜新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可带动自然生态旅游和藏传佛教旅游两翼的发展,进而推动阜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其次,阜新工业遗产旅游核心项目面积巨大,子项目繁多,具有极大的容量,可带动阜新第三产业的发展,解决当前三产比重低的问题,解决阜新工业失业职工就业的问题,解决阜新内需不足的问题等等,为社会经济全面转型提供动力;

  再次,阜新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必将为我国探索一条利用工业遗产资源,开发旅游,带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的道路。

  最后,阜新通过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带动社会经济全面提升,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三、阜新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

  (一)阜新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1.独特的工业遗产资源优势

  根据上述分析,阜新具有在国内独特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这是其发展旅游业的最大优势。

  2.天然有利的区位优势

  阜新地处辽宁省西北部,距离省会城市沈阳只有100多公里,可以融入到沈阳都市圈;阜新到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汽车车程只有6个多小时;阜新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都有直达列车。这为阜新开发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国内旅游市场提供了区位和交通上的便利。

  3.东北,特别是辽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

  全国旅游业处于大发展时期,其中东北,特别是辽宁近年旅游业发展迅速,这也为阜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1]

  4.各级领导重视,全市配合

  首先,中央领导对阜新社会经济转型非常关注,在中央的文件中,多次提到阜新的转型问题,并给予阜新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其次,阜新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极为重视,思想高度统一。2006年11月召开了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四套班子成员全部参加了此次会议,在此次会议上,正式决定将旅游业作为阜新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培育,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此外,阜新市各级领导班子非常团结,旅游局的领导班子具有强烈的事业进取心,是推动旅游事业的引擎。

  (二)阜新发展旅游业的弱势

  1.地方财力有限

  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要求大量的资金投入,而阜新2005年财政收入仅为5.84亿元,而财政支出达到27.76亿元,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缺乏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经费。

  2.交通的制约

  尽管阜新的区位有一定优势,铁路干线纵横交错,但是目前仍然没有通往北京等大城市的起始直达列车;阜新内部通往景区的道路损毁相对比较严重。

  3.人才匮乏

  尽管阜新增加了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但是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发展旅游业的人才严重匮乏。

  4.城市环境亟需改善

  多年来阜新在城市建设方面欠账过多,特别是灾害治理方面的欠账过多,这对发展旅游业是非常不利的。

  (三)阜新发展旅游业的机遇

  1.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已经成为中央的重要工作之一,得到国家各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

  2.阜新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试点的机遇

  阜新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试点,可以得到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为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提供了资金和基础条件改善的支持。

  3.全国、东北、特别是沈阳都市圈旅游业大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旅游业处于大发展时期,同时,东北,特别是辽宁旅游业近年在全国旅游业中是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沈阳都市圈的提出为阜新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4.抢抓“工业遗产”概念的先机

  自动2006年4月18日我国提出《无锡宣言》,公布19处工业遗址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以来,工业遗产逐步深入人心,并得到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为阜新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好机遇。

  (四)阜新发展旅游业的危机

  1.传统旅游资源不突出的危机

  如果不打工业遗产牌,仅凭传统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很难构造阜新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和卖点,难以在辽宁旅游资源的格局中脱颖而出。

  2.相似地区抢先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威胁

  工业遗产旅游逐步得到其他资源型城市的重视,抚顺等地与阜新的资源条件,周边条件等极为类似,而且这些地区的财政状况和基础条件好于阜新。因此,如果阜新不尽快抢占先机,进入“蓝海”,有可能被这些地区甩在后面。

  3.工业遗产开发周期长

  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周期比较长,投资大,很难立竿见影地见效,这对阜新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五)SWOT分析小结

  尽管阜新开发旅游具有一定的困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阜新发展工业遗产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业具有相当的优势;而且,如果将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与社会经济转型结合在一起,就能得到从中央到相关部委到东北振兴办到辽宁省的大力支持,优势将更加显现;同时,阜新市班子团结,认识统一,必将使阜新旅游业全面发展。

  规划总论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为统领,以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力,以推动阜新社会经济平稳转型为最终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协作联动,重点推进的方针,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核心项目的开发,带动宗教旅游、自然山水旅游,以及工农业旅游业等全面发展,使阜新旅游业成为阜新社会经济转型的纽带和支点,深化阜新经济社会转型,最终实现阜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发展原则

  (一)和谐发展原则

  阜新发展旅游业首先是建立在社会经济转型大背景下的,是阜新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旅游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经济转型这一大的主题,同时要为社会经济的全面转型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旅游业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要特别防止旅游业脱离社会经济孤立发展的情形。

  (二)高端切入原则

  阜新发展工业遗产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业,是我国旅游业中“第一个吃螃蟹”的地区,由于工业遗产旅游投资大,周期长,与社会经济转型密切相关。因此,阜新发展旅游业必须站在更高层次上,以得到中央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否则,完全依靠阜新自己的能力很难实现目标。

  (三)重点突破原则

  阜新依然发展的是以工业遗产旅游为核心带动的旅游业,在旅游业起步阶段就不能面面俱到,必须以工业遗产旅游项目为重点突破。

  (四)创新驱动原则

  由于工业遗产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几乎还是空白,阜新不能简单借鉴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只能通过自我创新,特别是在旅游项目上的创新得到发展。

  (五)综合治理原则

  既然阜新旅游业的发展是站在社会经济全面转型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的,阜新的旅游业就更要强调大旅游概念,旅游业发展绝不是简单旅游局的事情,而是整个政府的工作,与各个职能部门都相关,就要各个部门都关注旅游,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

  (六)综合效益原则

  阜新旅游业的发展不能简单追求经济效益,要特别强调旅游业发展对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吸引投资、改善环境等方面对社会经济转型的综合作用。

  三、发展战略

  (一)政府主导战略

  阜新发展的是以工业遗产为核心的旅游产业,由于工业遗产旅游的特点,决定了阜新旅游业不能是市场自发发展的战略,必须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总体发展战略。

  (二)大事业战略

  所谓大事业战略就是要将工业遗产旅游做大,成为中国第一的项目。这个做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首先,是与社会经济转型全面结合的大;其次,是核心项目规模大。只有这样的大事业才能得到中央及相关部门的支持。

  (三)三步走战略

  为实现工业遗产旅游之城这样长远的目标,阜新旅游业可分三个阶段,通过三大步实现这一长远目标。第一步,确立工业遗产旅游的核心地位,争取国家的支持;第二步,工业遗产旅游初步得到发展;第三步实现中国第一个工业遗产旅游之城的目标。

  (四)项目带动战略

  阜新发展旅游业必须是核心项目带动,因此,核心项目必须首先规划实施。

  (五)联合发展战略

  阜新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融入沈阳都市圈,成为沈阳都市圈旅游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迅速扩大市场规模。

  (六)差异发展战略

  同时,阜新旅游业的发展要与周边地区形成差异化,通过差异化蓝海战略,寻找新的巨大的潜在市场。

  四、旅游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总体定位

  阜新旅游业要发展成为拉动阜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的动力产业,并逐步发展成为阜新经济中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在规划后期成为阜新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五、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

  (一)第一阶段(2007~2010)——旅游业起步阶段

  旅游业要逐步成为带动阜新社会经济转型的动力产业;在我国特色旅游市场中具有一定影响,旅游接待和服务设施水平达到我国先进水平。

  (二)第二阶段(2011~2015)——旅游业成长阶段

  旅游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阜新第三产业中的先导产业,在阜新社会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旅游市场中具有广泛知名度,城市旅游接待和服务水平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三)第三阶段(2016~2025)——旅游业成熟阶段

  旅游业逐步成熟,成为阜新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的一面旗帜,成为阜新的社会经济全面振兴的领航产业;在世界旅游市场中具有相当知名度,城市旅游接待和服务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面旗帜。

  六、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d7]

  (一)第一阶段(2007~2010)

  1.产业地位目标

  到2010年阜新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当地GDP的4.5%,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5%。

  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6亿元,其中国际旅游收入达到400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5亿元。

  2.其他目标

  阜新旅游环境极大改善,成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二)第二阶段(2011~2015)

  1.产业地位目标

  到2015年,阜新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当地GDP的8~10%,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5~30%。

  2.旅游收入目标

  到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90亿元,其中国际旅游收入达到3000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到88亿元。

  3.其他目标

  到2015年,阜新实现建成我国独特的工业遗产旅游之城的目标,在国内外旅游业中享有较高声誉。

  (三)第三阶段(2016~2025)

  1.产业地位目标

  到2025年,阜新旅游业总收入超过当地GDP的10%以上,超过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0%以上。

  2.旅游收入目标

  到202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50亿元,其中国际旅游收入接近2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到350亿元。

  3.其他目标

  阜新工业遗产旅游之城深入人心,成为我国知名旅游品牌。

  产品规划

  一、产品定位

  (一)产品定位

  根据上述基础分析,阜新旅游业的核心产品是以海州露天矿为中心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系列。并通过此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带动生态旅游产品、宗教旅游产品和工农业旅游产品的综合发展。

  (二)旅游产品系列

  1.工业遗产旅游产品(核心系列)

  主要是以“海州工园”为核心,将海州露天矿工厂遗址等融合到一起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系列。

  2.生态旅游产品(辅助系列)

  主要是以彰武县的大清沟、章古台等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3.宗教旅游产品(辅助系列)

  主要是以阜蒙县的瑞应寺、海棠山摩崖造像等为核心的宗教旅游产品系列。

  4.工农业旅游产品(补充系列)

  工业旅游产品主要是以十家子玛瑙城工业产品加工展示和旅游商品销售为核心的工业旅游产品系列。

  农业旅游产品主要是以阜新社会经济转型后开发的农副产品生产为核心的农业旅游产品系列,如白鹅、鸵鸟观光、高新农业观光等。

  (三)各产品系列的关系

  阜新旅游产品的核心是以海州露天矿为中心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系列,这不意味着不开发其他旅游产品。工业遗产旅游产品由于开发周期长,投资大,是阜新旅游业的总体目标和方向。在旅游业开发的初期,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工业遗产旅游,同时不能停止对生态旅游和宗教旅游的开发。

  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甚至还要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产品和宗教旅游产品系列。

  二、空间布局和线路设计[d8]

  (一)空间布局

  阜新旅游业的总体空间布局为:核心区为工业旅游区(同时也是阜新旅游业的中心服务区),两翼为西南地区的藏传佛教旅游区和东北部的自然生态旅游区。

  (二)线路设计

  →重点旅游线

  海州工园——历史区——煤雕园——博物馆——市民休闲中心——瑞应寺——海棠山——三塔沟

  →会展旅游线

  博物馆——海州工园——会展旅游区——瑞应寺——(大清沟——章古台—大漠林海)[12]

  →历史体验旅游线

  博物馆——海州工园——煤雕园——历史展示区——瑞应寺——城州城遗址——查海遗址——契丹古墓群——辽塔——张三丰仙居——章古台—大漠林海

  可设为二日游

  →教育拓展体验旅游线

  海州工园——瑞应寺——海棠山——三塔沟——大清沟——章古台—大漠林海——千佛山

  →商务旅游线

  海州工园——煤雕园——瑞应寺——十家子玛瑙城

  三、项目策划[d9]

  (一)工业遗产旅游项目策划[13]

  1.项目总体思路和战略原则

  ◆ 核心项目带动战略

  应从几大最具核心吸引力和市场暴破点的核心项目出发,辐射带动相关项目的发展。

  ◆ 营销类项目先行

  应首先以营销类的活动类项目为抓手,打动相应市场,打造“工业遗产旅游”概念,抢占市场至高点,特别是启动政务旅游市场的发展。

  ◆ 关注重点市场

  必须本着舍弃法则的原则,在具体项目的创设上,应该以面向高端及小资市场的,以及政务旅游市场的项目为启动抓手。

  ◆ 灾害治理与旅游开发并举

  应该做到灾害治理与旅游开发并举。并使其开发和保护工作本身也能够开发成为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

  2.阜新工业遗产旅游

  将阜新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分为四大类,分别为“涅槃重生、层叠遗存、激情岁月和‘一五’精神”,见下表1.1。

  

1.1 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库

  

主题

核心项目

亮点项目

特色支撑项目

拓展项目

涅槃重生

热气球与大地艺术项目

博物馆项目

遗产地市民休闲中心项目 

展演区项目

矿坑甬道

地坑烟花节

入口接待中心项目

海州会展中心项目

 

复垦地高端休闲项目

 

层叠遗存

地质年轮项目

 

 

 

激情岁月

坑内工业年轮项目之民族资本线

坑内工业年轮项目之日伪时期线

坑内工业年轮项目之国民党时期线

 

 

万人坑红色旅游项目

“一五”精神

坑内工业年轮项目之“一五”线

坑内工业年轮项目之文革时期线

坑内工业年轮项目之改革开放时期线一五”博览园

最低点地标

煤雕园

矿难逃生项目

特色休闲餐饮项目

 

  3.体验线设计

  在线路上,针对不同旅游者,在海州工园及周边其他相关区域内划出蒸汽机车体验线、越野车体验线、自行车体验线、人行体验线五种旅游线路,互为交织,连结所有重要项目。

  4.功能分区

  将阜新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在空间上划分为“两带十一区一地标”,分别为地质年轮带、工业年轮带;“海州工园”外的博物馆区、市民休闲区、历史区、会展区、煤文化区、高端娱乐区;“海州工园”内的入口接待区、“一五”区、表演展出区、休闲餐饮区、工业极限体验区;附加一个最低点地标项目。

  5.项目时序

  

1.2 旅游项目开发时序

 

近期项目(2007-2010)

中期项目(2011-2015年)

远期项目(2015-2025)

热气球与大地艺术项目

博物馆项目

展演区项目

矿坑甬道

地坑烟花节

入口接待中心项目

遗产地市民休闲中心项目

海州会展中心项目

复垦地高端休闲项目

地质年轮项目

 

 

万人坑红色旅游项目

坑内工业年轮项目之民族资本线

坑内工业年轮项目之日伪时期线

坑内工业年轮项目之国民党时期线

 

最低点地标项目

特色休闲餐饮项目

坑内工业年轮项目之“一五”线

坑内工业年轮项目之文革时期线

坑内工业年轮项目之改革开放时期线

一五”博览园

煤雕园

矿难逃生项目

 

  (二)藏传佛教旅游项目策划[14]

  规划组认为阜蒙县最基本的旅游资源是藏传佛教旅游资源。其中最重要的基础是佛土、法会和法器。

  1.项目总体思路和战略原则

  ※ 尊重藏传佛教、贯彻党的宗教政策

  ※ 充分利用现有的藏传佛教资源,注重原滋原味

  ※ 突出重点,整体发展

  ※ 注重发挥活佛的感召力

  ※ 以朝圣、观光、旅游商品为藏传佛教旅游发展的基本落脚点

  ※ 以体验性项目为藏传佛教旅游发展的新利润增长点

  ※ 与工业遗产旅游和生态旅游结合

  ※ 与西藏、内蒙以至国际上藏传佛教著名寺庙、圣地联合促销和推出商品

  ※ 注重藏传佛教的蒙古化特征

  2.发展结构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轮回:天上——人间——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涅槃

  梳理阜新藏传佛教旅游项目,它存在四个主要的心理指向,即三世、三界,轮回和涅槃。四个心理指向各有侧重,表现出藏传佛教的方方面面,是藏传佛教的全息体。从项目上来看,其最核心项目即为三界和涅槃指向的“三界幽思”和“我佛慈悲”项目,围绕着这个核心,旅游项目以热气球空中礼佛为核心的“三世”为指向,以“轮回”为核心的法会修身为指向,进面形成新一层的核心辐射,形成阜新藏传佛教旅游项目的圈层结构,与阜新工业遗产旅游的圈层结构相呼应。

  (三)生态旅游项目策划[15]

  1.阜新生态旅游背景分析

  一方面,阜新市处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两翼为低山丘陵山区,北部为沙地,南部为平原地势平缓。该区属于华北植物区系、蒙古植物区系和长白山植物区系交错地区,自然景观别具特色,这一切为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阜新市地质多为轻壤沙土,土层薄弱,生态极其脆弱。

  因此,适合发展以保护性为原则的生态旅游。

  2.目标

  将阜新生态旅游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回归自然的“诺亚方舟”,从而使阜新的生态旅游可以跳出以前尴尬的局面,融入沈阳都市圈。

  3.阜新生态旅游项目

  

1.3 生态旅游项目库

  

 

生态旅游空间布局

固沙生态旅游区

东藏生态旅游区

生态旅游结构线索

项目名称

章古台沙地森林公园

章古台现代生态示范园

大清沟

巨龙湖

那木斯莱

乌兰木图

海棠山

三塔沟

塔子沟

阜新市郊各农业基地

遗产地市民休闲生态附加项目

复垦地高端休闲生态附加项目

 

煤矸山生态园

水的畅享

栈道

观景

 

 

 

 

 

 

 

 

 

 

 

移动

世界

 

 

 

 

 

 

 

 

 

 

 

 

色影

盛宴

湿地

观鸟

 

 

 

 

 

 

 

 

 

 

 

 

木的叠影

定点

穿越

 

 

 

 

 

 

 

 

 

 

 

 

树屋

部落

 

 

 

 

 

 

 

 

 

 

 

 

康体

娱乐

 

 

 

 

 

 

 

 

 

 

 

彰武

精神

 

 

 

 

 

 

 

 

 

 

 

土的温润

登高

望远

 

 

 

 

 

 

 

 

 

 

 

野趣

采摘

 

 

 

 

 

 

 

 

 

 

天然

浴场

 

 

 

 

 

 

 

 

 

 

 

 

蒙古

风情

 

 

 

 

 

 

 

 

 

 

 

金的构筑

农业生态游

 

 

 

 

 

 

 

 

 

 

 

 

餐饮

集市

生态高端娱乐

 

 

 

 

 

 

 

 

 

 

 

风的

世界

 

 

 

 

 

 

 

 

 

 

 

 

火的旋舞

寻宝

探秘

 

 

 

 

 

生态

涅槃

敖包

相会

 

 

 

 

 

 

 

 

 

 

 

 

 
  3.生态旅游线路设计

  在线路的设计上,根据五个要素设计了五条不同特色的专项旅游游线。更用一条中心游线将精品游线串联,起到联系之用,使阜新的生态旅游真正地称为一个整体。

  4.生态旅游保护

  在生态、法制、整体等意识的指导下,通过环境容量控制,建立管理保障机制,并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合理科学地进行开发管理,使阜新生态旅游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价值并尽可能地延长生命周期。

  --------------------------------------------------------------------------------

  [1] 以上数据均来自《阜新市2005年统计便览》

  [2] (截至11月)

  [3] 《“资源依赖城市如何转型”系列报道(3)阜新:转型试验》载《中国经济周刊》2005-1-16

  [4] 详见《阜新市发展工业遗产旅游促进城市转型战略研究报告》

  [5] 详见资源分析专题研究报告

  [6] 详见《煤电之城的凤凰涅槃》专题研究报告

  [7] 详见国外工业遗产旅游介绍专题研究报告

  [8] 详见本规划附件《下塔吉尔宪章》

  [9] 详见《工业遗产旅游:空白、机遇与发展》

  [10] 详见《阜新市发展工业遗产旅游促进城市转型战略研究报告》

  [11] 详见第二章

  [12] 大清沟设有摄影等展览,论坛项目;章古台—大漠林海有相关的沙漠林海博物馆,都可纳入会展游线中,但由于距离相距很远可供选择。

  [13] 详见《阜新市工业遗产旅游项目策划》

  [14] 具体项目详见葬创佛教旅游项目专题策划

  [15] 详见生态旅游项目策划

  -------------------------------------------------------------------------------

  [d1]本规划没有完全“免俗”。按照我们原先的想法,这些内容应统统删除。后考虑与传统旅游规划不要太背离,删减后形成了本节。

  [d2]这是本规划创新的具体表现。而这也是本规划真正最有价值的成果之一。具体成果详见研究报告。

  [d3]为与阜新旅游工作会议的成果一致,本部分基本按照王市长的讲话。

  [d4]此部分与王市长的讲话有比较大的差异。

  [d5]此节也是我们的创新。

  [d6]在规划文本里加入如此的说明,也是我们的创新。由于工业遗产是一个新的概念,如果不解释,对于很多人来讲,上下文难以通顺。

  [d7]如此的指标预测,也是不能“免俗”的证明。我们也只有尽量简化之。

  [d8]这些都是不能“免俗”的体现。这些在总规里都没有任何价值。今后,没有旅行社和旅游者会理会我们的线路设计。

  [d9]以下详见策划,是我们的最重要的创新之一。

时间:2009-07-02 来源:旅游局

主办单位:辽宁省阜新市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