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景观荟萃

佛光神韵——海棠山

发布时间:2014-08-05 09:52:02

  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有一座佛教人文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巧妙结合、融为一体的典范——海棠山,相传是释迦牟尼姨母大白伞盖佛母的道场,与神秘古刹瑞应寺并称藏传佛教东方中心,民间称为东藏。雕刻于300多年前、现保存完好的267尊摩崖造像群,姿态殊异,影像传神,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誉为中国东方“民族文化瑰宝”;由三座山峰形成的999米卧佛形象逼真,其躯干上由裸岩组成的“寿”字清晰可见,佛寿一体,浑然天成,无不彰显“东藏第一山”神韵。

  海棠山又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辽宁省十佳森林公园之一,在27平方公里范围内,奇峰叠起,怪石嶙峋,鸟语伴钟鼓,云雾现奇松,自然风光十分迷人。

  松柏长青的朝圣路

  走进海棠山,首先要经受“佛门”洗礼。山门是一个大大的“佛”字,左边单人旁代表人,右边弓箭的弓加两竖,代表人生之路曲折漫长,只有通过艰苦修炼方可成佛。山门上方由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当代书法家溥杰书写的“海棠山普安寺”六个金灿灿的大字,昭示人们即将进入一个佛光普照、详和安宁的境界。

  穿过山门,佛教传说中的无畏桥、心智桥、天王桥使松柏掩映的朝圣路充满神秘气息。

  第一座桥叫“无畏桥”。一桥两座,并肩而立。桥两头每根栏杆上饰有狮子头,共有8尊。狮子为百兽之王,象征无畏。狮子吼佛为释迦牟尼佛祖的第七化身,具有一切智慧而无畏、断绝一切烦恼而无畏、说障法而无畏、脱离苦难达到解脱而无畏。走过这座桥,信众会得到无畏的启迪,解脱烦恼,一切顺意。

  第二座桥叫 “心智桥”。佛教中有一位尊者巴古拉,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僧人。虽然他在山林中吃树叶和野果,穿树皮,然而他终日静修,身不罹患。为了祈请佛祖释迦牟尼,他用香檀木建一座房子,奉献供品,燃烧供香。释迦牟尼知道后,用奇妙的神力从空中赶来。巴古拉尊者怕来不及到山下迎接,便直接从山崖上跳下去。释迦牟尼用神力接住他,并按巴古拉的心智讲法剃度,使其获得阿罗汉果位。巴古拉身居北俱卢洲的积香山,手握吐宝兽。两座心智桥并立两侧,栏杆上雕刻“吐宝兽”首。如果触摸或看见尊者“吐宝”的人都将获得五欲(色、香、味、触、声)的快乐,能持守六度(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方法或途径),感悟万物皆空之理,对所有众生产生无限的慈悲心。

  第三座桥叫“天王桥”。一般大型藏传佛教宫殿前都建有“天王殿”,而在普安寺措钦大殿前却建有“天王桥”。佛经记载,当释迦牟尼讲经说法时,四大天王完全领悟佛祖讲授的内容,并为佛祖带来快乐。信众不解,便向佛祖请教。释迦牟尼回答:“前世护光佛在时,有两条龙受到两只大鹏鸟威胁而住在海底深处。后来二龙皈依了护光佛,有了抵御大鹏鸟攻击的法力,便浮出海面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大鹏鸟见状也皈依了护光佛。”释迦牟尼出世后,二龙二鸟将其所积的善业成为佛祖的快乐之源,因而成为四方天神。其中两条龙就是护国天王和增长天王,两只大鹏鸟就是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游人走过天王桥,会得到四大天王的庇护,一生平安吉祥。

  信众云集的普安寺

  走过三座桥,迈上320级台阶,豁然展现在眼前的便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安寺措钦大殿。在建造大殿时,事先并没有设计多少级台阶,但修完后细心人一数,是320级,正好与当时措钦大殿320年的历史相吻合,也许这就是天意。

  普安寺始建于清康熙22年(1683),依照西藏甘丹寺形式而建。传说康熙大帝东巡时,亲赐普安寺一世活佛巴雅斯古朗一个金桌子,因此普安寺又称“金案禅洞”,蒙语为“阿拉坦希热图阿贵”。此后,普安寺香火日盛。道光皇帝亲赐匾额。1796年嘉庆皇帝赐来自西藏的四世活佛丹毕道尔吉为 “莫尔根堪布呼图克图”,汉译为“神明住持超凡活佛”,寺院达到鼎盛时期,总占地28.4万平方米,环周12华里,僧人多达2000余人,形成以措钦大殿(大雄宝殿)、因明僧院、密乘僧院、时轮僧院、活佛宫为主体,以关公庙、玛尼庙、玛沁奔巴庙、龙王扎拉布庙、白泉寺、白塔为辅助建筑及僧舍1500多间的大型建筑群,成为蒙古贞地区继瑞应寺之后的第二大寺院。“文革”期间,普安寺大部分建筑遭毁坏,只剩下绕殿修筑的16华里传经道和摩崖造像群。信众纷纷感叹:“何处去寻法铃声,只闻泉水响叮咚!”

  复建的措钦大殿,为藏式木结构回廊式建筑,分为上下两层,建筑面积为968平方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一座复建藏式庙宇。殿门、殿顶的转法轮及殿内佛像全部为贴金装饰,一共用黄金6公斤;主供佛和灵塔上镶嵌的1168颗宝石,均为产自阜新的玛瑙石;殿内72根朱红色的柱子,高4.5米,悬挂着手工制作的精美的堆绣和唐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措钦大殿主供大白伞盖佛母像,是一尊半愤怒女性千手千眼佛,主臂一手持金刚杵、一手持一柄大白伞盖,威力巨大,能放大光明,消障赐福,所以又称佛顶尊大白伞盖佛母。佛像高9.9米,是目前国内此类主供佛最大的泥塑贴金佛。佛像左侧是藏传佛教黄教(喇嘛教)创始人——宗喀巴,陪侍在右侧的是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他是宗喀巴的四传弟子,和达赖一样是西藏黄教的最高教主。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尊胜佛母塔,也叫长寿塔。

  普安寺住持益希噶哇,1997年受戒于北京雍和宫益希·那达美法师,是瑞应寺七世活佛转世的三位候选灵童之一。经过10多年苦心礼佛,研读经书,现已成为中国藏传佛教界后起之秀。每逢农历四月十五日、十六日,措钦大殿都要举行长寿佛灌顶大型法会,辽西和蒙东地区数万信众慕名而来,络绎不绝,花炮轰鸣,香烟缭绕。文人雅士吟诗作歌,与寺内僧众诵经祷告之声交叠混响,使佛教文化频添无穷魅力。

  旷古奇绝的摩崖造像

  奇形怪状的海棠山天然花岗岩始自造山运动,不风化,不坠落,成为摩崖造像的基础。从山间到山巅,在大小不同的花岗岩上,处处雕刻着千姿百态的佛像。有的10尊为1组,最多的一组有26尊,称为“集仙石”。 是我国罕见的石刻佛教人物雕像群,虽经300年风雨侵蚀,仍保持完好,色彩清晰。

  所谓“摩崖”就是在岩石上用蒙、满、藏、汉等文字,刻上箴言、咒语、颂词和记事。“造像”就是在岩石上雕像,分为两类:一类叫安息佛,有大、小安息之分,佛和菩萨为大安息,祖师、名师为小安息;一类叫忿怒佛,分勇猛和凶恶两种。据阜新县志记载,清康熙22年(1683),西藏善同寺扎萨克(总管)喇嘛章嘉活佛(位次于达赖、班禅)率其弟子来此传佛,并在峻峭的奇峰怪石上雕刻佛像1149尊,现保存完好的有267尊,最高达5米,最小仅15厘米,3米以上的造像就有30多尊。

  海棠山造像都以密乘佛教人物为原型,其数量和种类之多在国内外罕见。在排列布局上,按照大乘佛教密宗尊神等级排列,依次是祖师、主尊、佛、菩萨、佛母、罗汉、护法,其艺术风格和雕刻手法独树一帜;在造型艺术方面,一种是以真实身展现,一种是以忿怒身展现,以形为基础,以神为灵魂,突出表现佛、菩萨、护法神的情感因素。如佛的庄严肃穆、度母的慈祥静秀、法神的疾首愤怒、力士的膘悍勇猛等特色,都通过形体美、神情美、衣纹线条的韵律和节奏感而传神;在雕刻艺术方面,继承和发扬了晚唐风格,采用阳刻、阴刻、高浮雕和龛内浮雕等多种手法,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融汇外来艺术营养,创造了富有东方独特魅力和民间传统风格的摩崖造像群,每一尊造像都闪耀着民族文化的光辉。《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认为这些摩崖造像“堪称中国民间艺术杰作”,专家学者称之为“中国一绝”、“藏传佛教东方中心现存代表”。

  细观海棠山摩崖造像,刀法精湛,工艺高超,造型各异,彩绘美观。最具代表性的造像——主龛释迦牟尼佛祖像,坐落在山洼正中,高5米,头顶五智宝冠,左手持宝钵于胸前,右手伸直下垂作“触地印”,结跏趺坐在巨大的莲花宝座上。左下镌刻八行藏文摩崖题记,为诵词。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是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之子,名乔达摩•悉达多,被后世佛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简称释尊、佛陀等。他29岁离宫出走,6年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并在鹿野苑为弟子们第一次说法,此后45年中,辗转于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讲经传道,80岁时在拘尸那迦圆寂。

  闻喜像造像镌刻得形象逼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是海棠山摩崖造像中的杰作之一。闻喜,又称弥拉日巴•脱巴噶,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名僧。其形象为全发披肩,右手托腮,反思以咒术降雹毁坏乡亲庄田的过错;面带笑容比喻苦炼成名僧的快乐;露胸、赤腿、光脚比喻在苦修时抵御严寒的毅力;全身皮肤绿色,是深山苦修以野菜为食的象征。

  千手千眼观音像,是十一面八臂观音。传说妙庄王有三个女儿,到婚嫁年龄时,大女儿和二女儿都高高兴兴出了嫁,惟有三女儿妙善死不嫁人,执意要出家为尼。妙庄王大怒,把她赶出王宫。妙善出家修行,成为菩萨。后来,妙庄王病危。妙善化作老僧前去探望,告诉他:“必须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才能治好!”但大女儿和二女儿都不肯献出手和眼。老僧又道:“香山仙长行善救人,求她能成”。仙长就是妙善变化,她断了手、挖了眼献给妙庄王。妙庄王服后即愈,才知道是三女儿妙善献出了手和眼,不禁痛心疾首,吁叩天地,请求上天让三女儿长出手眼。很快,妙善果然长出了手和眼,并且一下子长出千只手、千只眼,即千手千眼观音。后来,妙庄王也皈依了佛门。

  海棠山摩崖造像不仅有单尊雕像,还有群雕。在摩崖造像最集中区的岩石峭壁上,错落有致地雕刻着10余尊摩崖造像。关羽雕像位于右下方。他手持青龙偃月刀,骑赤兔马,威风凛凛。造像的上下左右刻有蒙、藏两种文字的对联,横条是藏文,汉译为“关老爷”;对联是蒙文,上联汉译为“福如月宫香檀树般苍盛”,下联汉译为“寿比瑶池如意宝般长久”;龛内是藏文,汉译为“班禅额尔德尼语赞官印”。涂有彩绘,仍清晰可见,尤其在雨后观赏更为鲜艳。关公像前的石缝中并立生长两株300余年的古松,形影相伴,时刻不离,被称为“姊妹松”。

  在聚佛石上,文殊菩萨雕像位于中间,头顶五瓣宝冠,双目平视,两耳垂腮。左手持莲花,花上有般若经卷,表示上求佛智;右手持智慧宝剑,比喻智慧锐利,能斩断一切无名烦恼。文殊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首,是智慧的化身,生于古印度舍卫国的婆罗门家庭,出生时出现许多吉兆,因此又有“妙德”、“妙音”、“妙吉祥”等美称。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五台山,民间又称他为五台山菩萨。

  鬼斧神工的奇松怪石

  海棠山属医巫闾山余脉,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3公里,主峰海拔715米,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奇松、怪石、摩崖造像并称海棠山“三绝”,名扬茫茫塞北。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奇松怪石,相映成趣。

  “石为山之骨,无石则柔不能立”。海棠山怪石可谓千姿百态,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卧龙石、观音石、济公帽石、青蛙爬山石、绵羊石、探海石、乌龟石、聚仙石、夹扁石、雄狮回首、鹰展翅……它们大都三分形象、七分想象,从人的心理移情于石,使一块块冥顽不灵的石头凭空有了精灵跳脱的生命。欣赏时不妨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创造力,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在措钦大殿西侧山坡上,有一块卧龙石。在远古时期,海棠山是一片汪洋大海,地壳几经变迁抬升,海水退走时,龙王的一个儿子留恋这里的美丽风光不愿随父迁走,便化小身形藏在一块巨岩缝里。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便将龙子化为藏头缩尾的卧龙石。

  位于半山腰的“逍遥石”,似大自然神来之笔:巨石形如一把大椅,椅上能坐10多人,而巨石下面只有三点轻轻支撑着。过去神仙在此逍遥感悟佛法,如今游人香客可以坐上去悠然观赏景物。

  海棠山不仅石奇,松更美。由于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位于东北、内蒙、华北三大植物区系交错过度地带,土地贫瘠,生态环境脆弱。松籽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以石为母,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海棠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肉红色的长石中含有钾,夏天雷雨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泥土吸收,进而为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花草、树叶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肥料。这样,松树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地势崎岖不平,悬崖峭壁纵横堆叠,松树无法垂直生长,只能弯弯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长。由于要抗暴风御冰霜,松树的针叶短粗,冠平如削,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也极坚韧,极富弹性。有的依石而生,只在一边长出树枝,姿态坚韧傲然,美丽奇特,引人注目。

  海棠山上,有三四百年树龄的古松随处可见。普安寺东侧的广乐园,曾经是喇嘛讲经说法的地方,这里的古松、古柏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依然枝繁叶茂,因为当年终日听喇嘛讲经弘法,沾染了佛光灵气。此外,在高21米如刀砍斧劈的石崖峭壁上,生长着不怕雷击雨打的可怜松;在海拔460米的峰顶,在巨石的缝隙中生长着阴阳松、长寿松、迎客松和卧龙松,是海棠山四大名松。由于生长环境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树龄都在400年以上,根部比树干长几倍,由于根部很深,松树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历经风霜雨雪却依然永葆青春。

  四季迥异的塞北风光

  登上海棠山最高峰,极目远眺,五大景区尽收眼底:摩崖造像景区突兀岩石上的石刻佛像,体现了“时空的纵横”、“形神的兼备”、“艺术的美韵”,令人产生无尽遐思;风峦叠嶂景区,奇峰怪石,林木茂密,令人深感别致;霞起青山景区云飞山色,姿态万千,令人神魂飘逸;云落碧水景区,云雾缭绕,变幻莫测,令人美不胜收;松韵风涛景区奇花异卉,四季迥异,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海棠山之美,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意境之美,不仅有着让人产生太多联想的人文之美,更有让人惊喜不断的四季之美,被人们誉为“动植物王国”、“森林氧吧”。春季万物萌动,满山披绿,奇花铺径,姹紫嫣红;夏季枝繁叶茂,泉水飞溅,凉风习习,消暑解乏;秋季红叶似火,漫山红遍,五彩缤纷,恰似塞北香山;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雪压古松,一派北国风光。登高望远,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人心旷神怡。

  尚待发掘的佛教文化

  海棠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早在辽代,契丹人就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建庙宇,香火鼎盛,成为塞北显赫的佛教文化圣地。

  上个世纪80年代,阜新市文物部门在海棠山及周边地区14.4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考古调查和小范围的考古试掘,在海棠山南侧的萨本山发现一处规模较大的寺院遗迹,坐西朝东,由西向东的台地排列为三个阶梯式,建筑大体形制为,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一组建筑群,由前后两进院落组成,大殿面阔九间,院落青砖铺地。寺院整体建筑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寺院虽然被毁,但还保留下来一些石雕佛像,有三联坐佛、五联坐佛,还有契丹小字碑等文物。石雕佛像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文化品位。

  在萨本山发掘的寺庙、殿宇皆坐西朝东,表明契丹人崇尚萨满教,拜日射柳为其主要习俗,以东向为尊,祭日 “其俗久远,拜日之始生”。故辽代寺庙大都坐西朝东,这些辽代遗存为研究契丹人习俗提供了可靠佐证。

  契丹族对来自吐蕃、回鹘、西夏的佛教,中亚的摩尼教、景教,以及来自中原地区的儒教、道教、佛教采取宽容吸收的态度,尤其藏传佛教密宗发展迅速,成为辽朝“国教”。辽圣宗十三年(966) “诏修山泽祠宇、先哲庙貌,以时祭之。”阜新地区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寺庙,规模较大的就有17处,“棋布星列,塔庙相望。”寺院活动频繁,香火旺盛,呈现“古刹钟声有神韵,锦绣风光无限美”的壮观景象。

  在海棠山东山红石砬北坡还发现大面积辽代建筑遗址。据分析,这里是海棠山通往医巫闾山(北镇)南北线路的咽喉,是懿州、成州、欢州等州县的驿道主干,曾是驿站或聚落店舍。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这一地区附近曾设过驿站,主要传递公文、军事情报,兵马歇脚,皇帝、大臣出巡驻跸之处,站名“熊山”,是东北地区各州、县、城、堡通往北镇的必经之路。这些珍贵的文物尚待进一步研究、探索和开发。

  此外,海棠山后身分别由山峰、岩石组成的佛、寿景观,与自然风光、摩崖造像、历史遗迹遥相呼应,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中,由三座山峰组成的卧佛,长999米,体态匀称,形象逼真;卧佛的躯干上由裸岩组成的“寿”字,高200米、宽100米,线条清晰,为“东藏”名山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来源:阜新旅游局

主办单位:辽宁省阜新市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