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11月29日电 题:海南乡村扶贫中的台商身影
中新社记者 王子谦 张茜翼
海南中部的群山把如翁村与山外世界隔开。冬日午后,台商林永光蹲在鱼塘边投放饲料,跃起的鱼群溅起水花,他让工人符清注意鱼塘情况。
符清与林永光结识于五年前。那年林永光一眼就看上白沙黎族自治县金波乡的这个山坳,于是建场养殖澳洲银鲈鱼。
“养殖传统鱼类的利润一斤只有几毛钱,养澳洲银鲈净利润可以翻几倍。”林永光说,他先办水产养殖场,再与村民组建五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22户72位贫困户入股,每人每年都能拿到500多元(人民币,下同)分红。符清如今既可以拿到工资,又能拿到年底分红,成功走出贫困。
在海南建省之初,农业交流就已成为琼台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台商是助力海南脱贫攻坚的“特别力量”。
在海南中部五指山市水满乡,台商叶朝宗、郭玉环夫妇在高山上种植400亩有机茶园,他们把台湾金萱茶品种引进到海南。
“20年前全乡镇找不到一台电风扇,很多村民的家中没有厕所。”郭玉环难忘初来五指山时的所见,由于文化水平低,当地黎族贫困农户生活条件很差,农业几乎靠天吃饭。
叶朝宗夫妇看到了这里的优势:高海拔、温差大、土壤保持好,是种植高山茶的好地方。为鼓励农民加入有机茶采摘,叶朝宗成立专业合作社,与村民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再返租给农民进行种植,由合作社提供技术、良种和生物肥料。“在茶叶管理和采茶高峰期,基地直接为周边100余户农民提供务工机会。”叶朝宗说,如今采茶工人最忙碌时每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
在琼台农业交流的过程中,台商既取得经济利益,也为海南贫困农民找到了致富门路。
“在台商的努力下,台湾优质百香果和可可种苗繁育技术成功引进海南。”海南省台资企业协会会长谢文盛告诉记者,目前海南多地已建成百香果无毒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年生产能力可达300万株,辐射带动农户种植百果香3万亩,年产值突破4亿元。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900亩百香果种植扶贫基地,共有20多个贫困户参与种植。谢文盛说,基地每亩每年可以收获百香果3500斤,每斤售价10多元,贫困户能获得土地租金、工资、分红三项收入。他说,台资企业协会将引导当地农业龙头企业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推动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
海南省委统战部台湾事务管理二处处长傅少强说,台商多年来一直参与海南农村扶贫与乡村振兴,参与范围从种养殖业带动农民增收,到目前将文旅产业与扶贫相结合,参与方式从纯市场行为,到与政府合力推动。
火山石泥塑、贝壳玩偶、树枝工艺品……随处可见的本地物品,经过农民的巧手,制作成一件件精美工艺品。海南阿凡达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把台湾的文创智慧带到海南,对贫困农户进行技能培训和产业辅导。
据该企业总经理蔡玲霞介绍,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企业合作,辅导农民制作文创产品,同时激发其创作潜能。“原材料容易获得,产品制作简单且接近生活,很有市场。”大致坡镇美贴村村民朱海萍找到了更好的致富方式:制作具有本地特色的伴手礼销售给游客。
海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肖杰向记者表示,除种养业外,台商在农产品加工、种苗引进培育、农业生物技术、休闲观光农业、农业教育培训等领域与海南进行投资合作,台湾同胞在海南扶贫及乡村振兴中可发现更多商机。(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共海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海南省台湾事务办公室)
投搞信箱:swtzbxjc@hainan.gov.cn